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5421|回復: 6

[探討] 三伏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9-19 23:33: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請問三伏天的日期是如何算出來的呢?聞天灸治哮喘效佳,因我實習時未見過天灸治療,醫院中天灸的材料是單味嗎?請各老師前輩指教
發表於 2006-9-20 00:47:13 | 顯示全部樓層
為你找到以下資料:

“三伏”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冬病夏治”的理論,應用特製的膏藥敷帖於人體特定的穴位上,能達到防病治病的良好效果。
“三伏天”指的是夏至后的第三庚日起到立秋后的第二個庚日。此時陽光溫煦,為祛散寒氣、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在三伏天進行天灸治療,稱之為“三伏”天灸。
天灸療法的作用機理
一是透過刺激性藥物對局部的強烈刺激, 使血流加快, 進而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作用。
二是藥物敷於表皮后, 局部多呈現灼熱感, 類似艾灸, 這種熱效應可起到溫陽散寒、祛風除濕、通痺止痛、溫經行氣的作用。
三是透過使病變局部強烈發泡達到祛瘀生新作用。
四是藥物既可以透過刺激局部穴位激發人體經絡之氣, 借助經絡傳導而內達臟腑, 調節臟腑功能, 治療臟腑病變, 又可透過皮膚吸收, 進入血液循環, 直達病變部位, 發揮藥物作用。
五是透過皮膚發泡, 激發機體的自然調節功能, 從而提升人體的抗病能力, 進而起到未病先防、既病治療的作用。 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天灸可起到扶正固本,提升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人體過敏狀態以及改善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貼藥后可以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有所提升:使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內分泌功能有所改善,從而提升了機體的抵抗力。穴位貼藥透過刺激穴位和藥物的吸收,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反射性地調整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利於機體的康復。進行三伏天天灸,可以增強人體正氣,提升機體免疫力,驅散內伏之頑疾,從而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疾病的發作。
天灸療法的適應症︰
      1、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常年反複感冒者。
      2、慢性胃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
  3、頸肩腰腿痛、關節痛。
  4、痛經。
      5、兒童體虛多病者。
天灸療法的禁忌症︰
1、急性發作期疾病。
2、當天有發燒、咽喉發炎、肺部感染。
3、孕婦。
4、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
天灸療法的注意事項︰
接受治療者出現的局部回應有︰皮膚發紅、痕痒及起水泡。但這是治療后的正常回應,只要遵照醫護人員指示均可得到解決。接受治療者貼藥后可以自行回家,但須注意︰
1、注意休息,慎防風寒。
2、飲食均衡,治療期間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忌煙酒。
3、治療當日用溫水沐浴。
4、勿穿過緊、不透氣的衣服。
5、貼藥后不可抓所貼部位之皮膚,以免損傷皮膚而致感染。
6、嬰幼兒因皮膚嬌嫩,敷貼時間不宜過長。
7、治療期間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就診。
發表於 2006-9-20 10:38:30 | 顯示全部樓層
所謂三伏天灸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其具體日期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法來推算的,以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三伏天的計算稍微複雜點,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國傳統曆法的規則,還是很容易計算的。
由於在中國傳統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製組合確定的,所以,天干與地支的組合,每六十日為一個迴圈。這樣,中國傳統曆法中,每天都有個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為十天,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初伏始日,“夏至”以後的第四個庚日,是7月30日,就進入中伏始日;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末伏始日。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天氣都很熱,尤其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裏),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發表於 2006-9-20 11:20:45 | 顯示全部樓層
所用藥物多不是單味。
 樓主| 發表於 2006-9-20 23:06:56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各老師前輩教導
發表於 2006-9-21 00: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伏天灸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有較好的療效。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法之藥物與應用如下:

藥物:白芥子、甘遂各30%,麻黃、細辛、幹薑、元胡各10%
選穴: 1)大杼, 肺俞, 心俞, 天突
       2)風門, 督俞,膻中, 厥陰俞
上藥研為細未,密封保存備用。臨用時用薑汁調成糊狀,攤於硫酸紙上。第一次貼第一組穴位,第二次貼用第二組穴位。輪流交替。每次貼6-12小時。
冬季喘者於三伏天貼,每伏貼一次;夏季喘者於三九天貼,每九貼一次;不分季節而喘者隨喘隨貼。若有水泡發生,可挑破後搽龍膽紫藥水,水泡太大者,暫停貼藥。
發表於 2009-5-26 23: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伏貼對過敏性鼻炎之療效初探 張恒鴻長庚大學醫學院傳統中國醫學研究所
過敏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疾病,早期反應有打噴嚏、鼻癢、流清鼻涕等症狀;
晚期反應有疲倦、不適、易怒等症狀。
為研究三伏天(註1)(夏季最熱的三個日子)穴位貼敷(註2)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本研究使用鼻結膜炎生活品質調查問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註3),以評估患者因過敏性鼻炎,造成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交困擾等問題。在2005 年三伏天(國曆7 月15日、7 月25 日、8 月14 日)(註4)使用大椎、肺俞、膏肓、腎俞等穴位進行貼敷,治療前後由病人填寫RQLQ 問卷以評估療效,另並設計問卷評估貼敷治療後的皮膚反應,完成全部療程後5 個月,再以電話追蹤訪察後續療效。
結果共有45 位患者完成穴位貼敷的治療。在三伏天期間,患者的RQLQ 分數有顯著改善;且年齡越小(< 30 歲)、皮膚反應越小(< 4 分)者,其療效越佳。療程結束5 個月後,於冬季好發季節時追蹤訪察,病人自覺症狀有所改善者達60.0%,其餘則否。年齡、性別、是否合併氣喘、病程長短、貼敷時間、皮膚反應等因素,對於總有效率的高低皆無影響。
初步觀察顯示:三伏天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安全、有效又方便的治療,其作用
機制,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註1.民間諺語:「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後,小暑與大暑之間。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伏」的意思是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於地下之意
註2.採用藥物: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白芷、肉桂、乾薑等藥物,依3:3:2:2:0.5:4 比例秤取藥物,乾薑先溶於水後,加入上述藥粉調和成糊狀,分做成1.5 × 1.5 × 0.5 cm 大小的藥餅。
註3.RQLQ 量表內容分七大項,包含 (一)活動、(二)睡眠、(三)非鼻/眼症狀、(四)實際問題、(五)鼻部症狀、(六)眼部症狀、(七)情緒,每一大項包含幾個症狀,每個症狀以評分方式估計其困擾程度,分數依輕到重為0-6 分,所有症狀的平均為該大項得分,七大項的平均分數為RQLQ 的總評分。
註4. 在2009 年三伏天(國曆7 月14日、7 月24 日、8 月13 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11-24 05:58 , Processed in 0.0333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