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28914|回復: 33

[分享]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8-4 10:3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加入了新的版面,耳目一新!
為大家預備廿四節氣的一些小常識、養生資料及一些保健功法。
內容比較雜,希望大家喜歡!
亦請大家給予意見。

(共有廿四節,將分時段送上。亦會以連結方式方便大家瀏覽。)


索引

1.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3立秋
2.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4處 暑
3.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5白 露
4. 16. 秋 分
5.  17.寒 露
6.  18.霜 降
7.  19.立 冬
8.  20 小雪
9.  21 大雪
10.22 冬至
11.23小寒
12.24.大寒
13. 1.立春
14. 2.雨 水
15. 3.驚 蟄
16. 4.春 分
17. 5.清 明
18. 6. 榖 雨
19. 7.立 夏
20. 8. 小 滿
21. 9.芒 種
22. 10.夏 至
23. 11.小 暑
24. 12.大 暑

[ 本帖最後由 nastsin 於 2009-1-9 12:02 PM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6-8-4 10:35:15 | 顯示全部樓層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3立秋

立秋  

大暑之后,時序到了立秋。8月7日~9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135度。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季將過,天高氣爽的秋天開始,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獲季節。   秋是肅殺的季節,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要想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就要順應、遵循。
    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循漸進的過程,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為原則,具體地講,把中醫理論中,事物屬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類歸納︰
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徵、宮、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化(生、長、化、收、藏);
五氣(風、暑、濕、燥、寒);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長夏、秋、冬)。
人體中的五臟(肝、心、脾、肺、腎);
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種形體(筋、脈、肉、皮毛、骨);
五種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聲(呼、笑、歌、哭、呻)。   
由此可見,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一、精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二、起居調養︰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三、飲食調養;《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運動調養︰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練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練項目,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后,於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顎,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覆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五、立秋功︰

正坐盤腿,深吸氣後閉氣,上身徐徐微向前傾,兩手手掌平攤,五指放鬆,按壓兩腿前方地面。按定後,上身盡量下縮,繼而盡量往上挺,兩肩盡量住上聳。
接著,以兩手掌著力支撐,保持盤腿正坐姿勢向上躍起,如此反覆踴躍五十六次。兩手收回,輕按兩側大腿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本功可補虛益損,去腰腎積氣,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體無澤,足外熱,頭痛,頜痛,目銳眥痛,缺盆腫痛,腋下腫,汗出,振寒。

六、立秋食譜︰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乾品量減半)洗淨細切后,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潷出藥汁,再複煎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並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淨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淨待用。豬肘刮洗乾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淨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即成。
    [功效] 補脾潤肺。對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病后體弱者由為適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蘋果1個,鴨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10粒,檸檬1個,白糖適量。
    [做法] 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薺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於鍋內燒熱溶解,冷卻后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魚︰
    [配料] 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黃魚洗淨后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淨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干油;鍋內放少量油,熱后,將胡椒粉、姜絲入鍋略加煸炒,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內,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樓主| 發表於 2006-8-18 08:57:34 | 顯示全部樓層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4處 暑

處暑  8月22日~24日,這時太陽黃經為150度,曆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處” 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說法。這也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為夏天的回光返照。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在形容處暑時講︰“土俗以處暑后,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
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從農業角度看,則有“谷到處暑黃”“家家場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處暑后的綿綿秋雨時常會光顧我們,所以農民朋友要特別注意氣象預報,抓住每一個晴天,不失時機地做好秋收工作。
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中醫的睡眠理論從唯物的形神統一出發,認為睡眠、清醒是人體寤與寐之間陰陽動靜統一的功能狀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包括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晝夜陰陽消長決定人體寤寐。由於天體日月的運轉,自然界處於陰陽消長變化之中,其表現為晝夜的交替出現,晝為陽,夜為陰。而人體的陰陽之氣也隨著消長而變化,於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寤屬陽為陽氣所主,寐屬陰為陰氣所主。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靈樞‧營衛生會》言︰“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零樞‧口問》對此又進一步解釋為︰夜半“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白晝“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二、睡眠的生理基礎是營衛運行;人的寤寐變化是以人體營氣(營氣是行於脈中,富有營養作用的氣)、衛氣(衛氣是行於脈外,具有保衛功能的氣)的運行為基礎,其中以衛氣運行最為相關。《靈樞‧衛氣行》曰︰“衛氣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夜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而《靈樞‧營衛生會》也有相同得說法︰“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這裡說的“起”指起床,止即入睡。由此可見,當衛氣行於陰時則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形靜而入寐(人體進入相對靜止狀態而欲睡);行於陽,則陰氣盡而陽氣盛,故形動而寤起(人體進入動態而睡醒)。所以說人體的睡眠與清醒是受心神的指使,神靜則寐,神動則寤;情志過極則難寐。
   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1.入睡期,2.淺睡期,3.中等深度睡眠期,4.深度睡眠期。當你進入1和2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3與4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
   秋季養生之所以強調保証睡眠時間,是因為睡眠有很好的養生作用。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粛霜(鷫鸘)、蛇檀(鱔)、魚鱉、耎(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睡眠的作用包括五個方面︰
一、消除疲勞
    睡眠時,人提的精氣神皆內守於五臟,若五臟安舒,則氣血和調,體溫、血壓、心率均相對下降,呼吸及內分泌也明顯減少,使代謝率降低,體力得以恢複;
二、保護大腦
    大腦在睡眠狀態中的耗氧量大大減少,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腦細胞能量的儲存,幫助恢復精力,提高腦力效率;
三、增強免疫
    睡眠不但是智力、體力的再創造過程,還是疾病康複的重要手段。睡眠中能產生更多的抗原抗體,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現代醫學常把睡眠作為一種治療手段,用來治療頑固性疼痛及精神疾病;
四、促進發育
    睡眠與兒童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兒童的生長速度在睡眠狀態下增快,所以保証足夠的睡眠時間是兒童身高增長的條件之一;
五、利於美容
    睡眠對皮膚健美有很大的影響。這是由於在睡眠的過程中,皮膚表面分泌和清除過程加強,毛細血管循環增多,加快了皮膚的再生,使得皮膚因勞累過度所造成的顏面憔悴、皮膚出現的細碎皺紋在睡眠中得以恢復。所以說,睡眠也是皮膚美容的基本保証。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具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認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是符合養生學的觀點的。另外,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至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証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處暑功:
正坐,兩手虛握成拳緩緩上提,至離胸前約一寸處不動,頭慢慢向左側轉動,上身亦隨之微微轉動,以口徐徐吐氣,待不可再轉,上身向左拔起,同時雙拳順勢轉向身後,稍作停頓,雙拳由上而下輕輕捶擊兩側腰背部,然後頭慢慢轉向右側,上身亦隨之緩緩轉動,待不可再轉,上身向右上拔起,雙拳由上而下輕輕捶擊兩側腰背部,如此反覆作九至三十六次。
然後靜坐吐納三至五分鐘,散步收功。早飯前,晚睡前各練一次。
保健功能:去風濕留滯,肩背痛,胸脅、脊膂、腿膝、踝骨等疼痛及氣虛、咳嗽、喘氣等。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
    參考食譜︰
    芝麻菠菜︰
    [配料] 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菠菜去根洗淨,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后撈出格去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 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青椒拌豆腐︰
    [配料] 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 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慾不振者尤其適合。
     
    百合蓮子湯︰
    [配料] 百合100克,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后,沖洗干淨。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乾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續煮40分鐘,加入冰糖,略加熱後熄火,待糖熔解後即可食用。
    [功效] 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配料] 生百合60克,蜂蜜2湯勺。
    [做法] 將百合清水洗淨放入碗內,澆上蜂蜜,放入蒸鍋內蒸30分鐘出鍋,或烘干或風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 清心安神。適於睡眠不寧,驚悸易醒者。
 樓主| 發表於 2006-9-4 10: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廿四節氣與養生功法—15白 露

白 露     9月7日~9日,此時太陽達黃經165度,農歷言︰“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羽族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同為白露節氣,在我國的不同地區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結,而南方有些地區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時分桂飄香”的說法。白露節氣還有忌風雨的說法,如“白露日東北風,十個鈴子(棉桃)九個膿;白露日西北風,十個鈴子九個空,”等等,在這條條諺語中,不難看出農民朋友們對節氣的重視。
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機體的損傷,影響了學習和工作,尤應注意的是,在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患,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回應性;在很多地區內,哮喘的發病率是與食鹽的銷售量而成正比,這說明哮喘病患不宜吃得過咸。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沈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飲食作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為目的,而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合理安排飲食可保證機體的營養,使人體的五臟功能旺盛、氣血充實,如《內經》所言︰“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即人體正氣旺盛時,邪氣就沒有機會侵襲肌體,自然也就會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如果體內缺少某些營養成分,就會導致疾病。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缺少就會引起肝功能障礙;缺少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夜盲症、香港腳病、口腔炎、壞血病、軟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鈣質會引起佝僂病,缺少磷脂會引起神經衰弱,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缺鐵會引起貧血,缺鋅和鉬會引起身體發育不良等。只有透過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針對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才能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中醫前輩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動物肝臟預防夜盲症,用海帶預防甲狀腺腫,用谷皮、麥麩預防腳氣病,用水果和蔬菜預防壞血病的記載。
   在秋季養生中特別是節氣的變更時,我們不但要體現飲食的全面調理和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些營養食物用來預防疾病,還應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性作用,使之直接用於某些疾病的預防。如用蔥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預防治療感冒;用紅菜頭汁、櫻桃汁可預防麻疹;白蘿蔔、鮮橄欖煎汁可預防白喉;荔枝可預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紅蘿蔔煮粥可預防頭暈等。當我們國人越來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候,國際醫學界也越來越重視食物對疾病的預防作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並證實了很多食物都能預防和協助治療各種疾病。如發現苦瓜、蘆筍、馬齒莧等都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另外,飲食習慣和飲食方法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

《難經》記載︰“人賴飲食以生,五谷之味,薰膚(滋養皮膚),充身,澤毛。”這是兩千年前古人對飲食營養作用的評述。可見飲食的滋養不但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礎,當食物中的營養素(中醫稱之為“水谷精微”)轉化為人體的組織和能量時,更是滿足生命運動的物質保證。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安身之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強調了食物屬性是因人而異。

   白露既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到秋季的氣候特點──乾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我們講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白露功︰

正坐,兩手分別輕按兩膝上,頭慢慢向左側轉動,同時,盡力向左側傾倒推引,如同對側有力相加,不可抵擋(不同於處暑功的向上提拔),轉至不可再轉再倒時,稍作停頓,頭慢慢向右側轉動,同時盡力向側傾倒推引,至不可再轉後,稍作停頓,如此左右反覆作九至三十六次。
然後,靜坐吐納三至五分鐘,散步收功。
保健功能︰惡寒發熱,風氣留滯腰背經絡,不喜人與火,聞木聲則驚狂,易流鼻血,呵欠,口歪眼斜,面色黧黑,大便秘結,欲褎棄衣而奔,狂歌往上攀爬等。

   
    下邊是幾則藥膳、食療方。
    蓮子百合煲︰
    [配方] 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 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於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 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柚子雞︰
    [配料] 柚子(越冬最佳)一個,公雞一只,精鹽適量。
    [做法] 公雞去毛、內臟洗靜,柚子去皮留肉。將柚子放入雞腹內,再放入氣鍋中,上鍋蒸熟,出鍋時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 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銀杏雞丁︰
    [配料] 銀杏(白果)100克,無骨嫩雞肉250克,蛋清2個,高湯、白砂糖、紹酒、澱粉、味精、香油、食鹽、油、蔥各適量。
    [做法] 白果去殼,在油鍋內煸炒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待用。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澱粉攪拌均勻。炒鍋燒熱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繼續翻炒,至熟后連油一同倒入漏勺內瀝去油。再在鍋內倒入少量油,將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高湯、食鹽、味精,把加工過的白果雞丁倒入鍋內翻炒,用濕澱粉勾薄芡,出鍋前淋入香油,攪拌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補氣養血,平喘止帶。本方可作為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及婦女帶下証患者之膳食。
     
    香酥山藥︰
    [配方] 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山藥洗靜,上鍋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鐘后,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澱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健脾胃,補肺腎。對於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氣喘者更為適合。
 樓主| 發表於 2006-9-18 11: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16. 秋 分
   陽歷時間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太陽黃經為180度,“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
按舊歷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學上,則把秋分作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確切地說,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在農地工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民眾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因為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體質調養可選擇我國古代民間九九重陽(陰歷重陽節)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所有的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這是養生中的養收之一法,也是調節精神的一方良劑。

    在飲食調養上,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點,將飲食分為宜與忌。有利於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對於那些陰氣不足,而陽氣有余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論是哪種人,其實質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致陰陽失調。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做到《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在食與藥的一體營養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產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別是補益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是相通的,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現食藥同用的例證,古代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譜和菜肴中,又不難發現有很多藥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黃蓍、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升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數千年來的飲食文化歷史表明,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是在素食的基礎上,力求葷素搭配,全面膳食。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長期或經常在飲食內容上盡量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飲和食之間的合理搭配。主張食而不偏,量不可過。對於一味追求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美酒名茶、大吃大喝及過分孤苦清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李時珍曾講︰“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這是告訴我們要想延年益壽,就應該了解食物的性能和飲食的作用。
    古代醫家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把食物的性能歸納為三大類,即寒涼類、平性類、溫熱類。其中以常見的三百多中食物統計數字看,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
    就其作用而言,寒涼性食物多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這類食物包括有西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蘋果、梨、柿子、荸薺、菱角、桑葚、番茄、黃瓜、苦瓜、冬瓜、白蘿卜、絲瓜、蓮藕、茭白、竹筍、慈姑、厥菜、馬齒莧、芹菜、淡豆豉、海藻、海帶、螃蟹等等。
    溫熱性食物多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作用,其中辣椒、花椒、芥子、鱒魚等為熱性食物,櫻桃、荔枝、龍眼、杏、石榴、栗子、大棗、胡桃仁、大蒜、南瓜、生蔥、姜、韭菜、小茴香、鱔魚、鰱魚、淡菜、蝦、海參、雞肉、羊肉、鹿肉、火腿、鵝蛋等為溫性食物。
    平性食物有李子、無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蓮子、花生、榛子、黑芝麻、黑白木耳、黃花菜、洋蔥、土豆、黑、赤、黃豆、扁豆、豇豆、圓白菜、芋頭、胡蘿卜、白菜、香椿、青蒿、大頭菜、海蜇、黃魚、鯉魚、豬肉、豬蹄、牛肉、甲魚、鵝肉、鵪鶉、雞蛋、鵪鶉蛋、鴿蛋、蜂蜜、牛奶等等。
    我們在平日的飲食搭配上應根據食物的性質和作用合理調配,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証用膳,這也是避免機體早衰,保証機體正氣旺盛的重要條件之一。歷代醫家和養生家之所以重視養護正氣,是將其視為機體強壯的根本所在。
    秋分節氣食譜︰
    油醬毛蟹︰
    [配料] 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黃酒、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 將蟹清洗干淨,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清洗乾淨,蟹肚被斬剖處摸上干面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姜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 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附:殺蟹方法—先別為蟹鬆開繩子,將蟹翻過來,肚向上,然後用刀於中間部位切下,這樣,蟹就不會再動了。之後,就可以放心慢慢再處理。
     
    海米熗竹筍︰
    [配料] 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竹筍洗淨,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后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甘蔗粥︰
    [配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靜榨汁,高粱米淘洗干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放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秋分功:

兩手掌心向上,自身體兩側徐徐上提,過肩上頭,而後屈肘沉肩,手掌緊貼頭皮慢慢下移,將耳殼向前下按,掌心正對耳孔,十指相對,緊按不動。
雙手抱頭掩耳不動,約一分鐘,以手帶頭慢慢向左側倒下,上身亦隨之側向左側,待倒至不能再倒時,閉目屏息,稍作停頓,改為頭慢慢向右側倒,上身亦隨之倒向右側,待倒至不能再倒,閉目屏息,稍作停頓,再向左側倒,如此連作九至三十六次,而後,靜坐吐納三至五分鐘,散步收功。

保健功能:風濕積滯,胸脅腰股、腹、膝、腿、足跗等處腫痛,腹脹腸鳴,遺尿,消榖善饑,胃寒喘滿。
發表於 2006-9-18 20:5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長 , 看完都頭暈
 樓主| 發表於 2006-10-4 16: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17.寒 露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患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為大家提供一份秋季藥膳粥︰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成。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寒露功

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兩手徐徐自兩側向上提起,上肩過頭,在頭頂部劃弧翻掌,掌心向上,屈肘沉肩,兩手稍往下收,而後盡力托起,作托天狀。
兩手托天不動,上身用力向上踴起,連做十五次。
反覆踴起十五次後,保持正坐姿勢,頭正不偏,兩手下收,輕按兩腿,靜養調息,一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諸風寒濕邪挾脅腋經絡動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折,痔,狂,巔痛,頭兩邊痛,頭囪項痛,目黃,淚出,鼽衄,虐亂,諸痛。
 樓主| 發表於 2006-11-6 13: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18.霜 降

霜降,從每年的陽歷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開始降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每當霜降時,我國南方地區就進入了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而黃河流域一般多出現初霜。民間常有“霜降無霜,主來歲飢荒”,在我國少數民族居集地雲南更有“霜降無霜,碓頭無糠”的說法。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了氣候對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在不同的季節又該如何使自身這一有機的整體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使人與自然界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
    這種動態平衡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不外乎有二點。其一,指機體自身各部分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其二,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而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在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生克製化”關係,由此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霜降之時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五時中(春、夏、長夏、秋、冬)為秋,在人體五臟中(肝、心、脾、肺、腎)屬肺,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在飲食進補中當以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複發或加重的時期。
    這裡向大家介紹幾種秋季適宜的水果、乾果、蔬菜以及餐桌上的食譜︰
    梨︰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
    [功效]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若在勞動口渴時食梨給人以清涼除燥之感,酒后吃梨可謂甘甜香馨,意在玉漿鮮美之中,酒意全消。
    蘋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
    [功效] 生津、潤肺,消食、止渴。
    對蘋果的功效早在唐朝的《千金 食治》中就有記載。西方人曾有“日食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說法,我國蘋果產區也有“飯后一蘋果,老頭賽小伙”的諺語。
    橄欖︰
    [性味歸經] 性平,味酸甘。
    [功效] 清肺,利咽,生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人服河豚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既解。
    白果︰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澀苦。入肺腎經。
    [功效] 斂肺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濁。
    銀杏樹葉形似鴨掌,故有鴨腳之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有“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浮。降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之句。銀杏樹還有公孫樹之稱,這是因為此樹生長緩慢,“公植樹而孫得食”的緣故。
    洋蔥︰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入肺經。
    [功效] 清熱化痰。降脂、降糖。
    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高級調味底料。
    近年醫學研究發現,洋蔥內含有降血糖的物質──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雪裡蕻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
    對於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瞞悶者宜食之。
    白果蘿卜粥︰
    配料︰ 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 蘿卜洗淨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淨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出鍋食之。
    [功效] 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霜降功:

著地平坐,兩足向前平伸,自然分開,全身放鬆,自然呼吸。
徐徐屈膝,兩足內收,兩手向前伸出,由兩側扳住足底;兩足向前伸,兩手稍稍放縱,隨兩足向前伸,上身亦隨之略往前俯。
而後,兩手用力,慢慢往內拉,在兩手內拉的同時,兩足稍稍放鬆,隨之屈膝內縮;待兩足內縮至極點,再兩足用力,慢慢向前伸,兩手稍稍放鬆,隨兩足向前伸。
如此兩手扳兩足往內拉,外伸,反復屈伸三十五次。
而後,恢復平坐姿勢,兩手輕按兩側大腿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風濕痺入腰腳,髀不可曲,膕結痛,踹裂痛,項背腰尻陰股膝髀痛,臍反出,肌肉痿,下腫,便膿血,小腹脹痛,欲小便不得,臟毒,筋寒,腳氣,久痔,脫肛。
 樓主| 發表於 2006-11-6 13: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19.立 冬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度為冬季。但在道統理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虫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模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嚴寒的侵襲。那么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話題。
    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經文精辟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靜,控製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濃,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於溫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菜蔬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這裡須要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模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於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幾款食療方:
    黑芝麻粥《本草綱木》︰
    [配料]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 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 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注︰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蒸老鴨《本草綱目拾遺》︰
    [配料] 冬虫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姜、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 老鴨去毛、內臟,沖洗干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虫夏草,用線扎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姜、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 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本方以虫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威權藥膳。
    注︰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
    [配料] 番茄2個、藕1節、沙糖適量。
    [作法] 番茄去皮,開水煮藕(3至5分鐘),兩者一並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生精止渴。
    立冬之日 ,希望這兩菜一粥能給你帶來家庭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增強保健意識,並提醒大家對“流感”早作預防,這裡教你一首民間流傳的“神仙粥”歌,易學、易記、易操作。“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頭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立冬功:
正坐,左手按膝,右手上提,挽住左手肘關節部位,往右側拉,稍作停頓,鬆手按膝上。接著,左手上提,挽住右手肘關節部位,往左側拉,稍作停頓,鬆手按膝上,如此反覆做十五次。
接著,兩手上提至胸前向左側推出翻掌上托,隨著兩手推出,頭向右側轉動。稍作停頓,兩手回收,輕按兩膝上。
繼而,兩手提起,向右側推出,頭向左側轉動,稍作停頓後,兩手回收,輕按兩膝上,頭隨之轉正,如此反覆做十五次。
然後,恢復正坐姿勢,靜坐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胸脅積滯,虛勞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乾,面塵脫色,胸滿,嘔逆,食滯,頭痛,耳無聞,頰腫,肝逆面青,目赤腫痛,兩脅下痛引小腹,四肢滿悶,眩冒,目瞳痛。
 樓主| 發表於 2006-11-20 09:12:07 | 顯示全部樓層
20.小 雪
11月22日~23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240度,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民間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漲,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小雪,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小雪節氣的前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這個節氣裡我要著重和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們講講如何在光照少的日子裡學會調養自己。
    用中醫病因學的觀點“千般灾難,不越三條”也就是說,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種︰即內因(七情過激所傷)、外因(六淫侵襲所傷)、不內外因(房室、金刀、跌撲損傷、中毒)。抑郁症的發生多由內因即七情過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七情變化,這種變化是對客觀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屬正常的精神活動,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並不會致病。只有在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正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人的精神狀態反映和體現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而精神心理活動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也可以說是產生精神疾病的關鍵。因此,中醫認為精神活動與抑郁症的關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症的病因歸結為七情所致不無道理,那么調神養生對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就顯得格外重要。《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古人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對外,要順應自然界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要謹守虛無,心神寧靜。即思想清淨,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也是“靜者壽,躁者夭”的最好說明。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變化對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郁症相關的神經遞質中,腦內5-羥色胺系統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春夏季,5-羥色胺系統功能最強,秋冬季節最弱,當日照時間減少,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腦內5-羥色胺的缺少,隨之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症狀。
            綜觀中西醫學的觀點,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症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我建議大家變被動為主動,不妨用管子的愉悅調神法“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製怒,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以保持腦內5-羥色胺的穩定,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你增添生活中的樂趣。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除此之外的飲食調養也不容忽視,醫學大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
    在眾多的食物中,此季節最適宜的飲食有︰
    水果︰首選香蕉(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產生5──羥色胺的物質);
    飲品︰荸薺豆漿飲(荸薺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漿內煮熟,加入白糖適量);
    菜肴︰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
    玫瑰烤羊心
     [配料] 羊心1個,藏紅花6克,鮮玫瑰花50克或無糖玫瑰醬15克,食鹽適量。     [做法] 羊心切片備用。鮮玫瑰花搗爛取汁,放入小沙鍋內,加清水適量、藏紅花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煮15分鐘濃縮取汁備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紅花汁,在火上反覆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 本品對心血不足,驚悸不寧,郁悶不舒者有補心解郁之功效。
    注意︰ 這款菜孕婦不宜食用。
    芝麻兔︰
    兔子洗淨開水煮沸5分鐘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后,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將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汁不用,鍋內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既可食用。
    以上幾款不但適宜抑郁症的朋友,對病后體弱,陰虛便秘,肺熱咳嗽同樣適用。




小雪功︰
正坐,雙手按膝,右手上提,挽住左手肘關節。左手下按,肘部向左側用力,右手盡力向右側拉。稍作停頓,松手右手回原位。
接著,左手上提,挽住右手肘關節。 右手下壓,肘部向右側用力,左手盡力向左側拉,稍作停頓,松手,左手回原位。左右手互換,做十五次。
接著,保持正坐姿勢,靜坐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脫肘,風濕熱毒,婦人小腹腫,丈夫痍疝狐疝,遺溺,閉癃,睪腫,睪疝,足逆,寒骨行,善螈,節時腫,轉筋,陰縮,兩筋攣,洞泄,血在脅下喘,善恐,胸中喘,急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11-24 04:59 , Processed in 0.0522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