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5809|回復: 7

[分享] 行山遇到毒蛇防避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7 02:12: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青竹蛇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是香港最劇毒的陸棲蛇之一,本園下山區及半山區均有發現。
牠全身綠色,是一種非常好的保護色。

一旦被蛇咬最緊要冷靜:~                              玉瀚的文章
到野外遊玩或工作,有一定潛在危險,特別是因動植物所造成的危險,而被毒蛇咬傷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非正式統計,香港每年被蛇咬傷而到急症室求診的個案約三四百多宗。坊間出售各種「野外急救手冊」,或在互聯網上的相關資料,其處理被蛇咬傷的方法部分並不適用於香港,有些資料更是過時或存在謬誤,一般市民未必能分辨清楚。能夠正確而全面地認識蛇的特性和活動規律有助了解防治蛇傷的方法,只要適當處理,即使被蛇咬傷,亦毋須過分憂慮。
如不慎被毒蛇咬傷,傷者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因為毒蛇不一定會釋放毒液,或只放出少量毒液,約有兩成個案屬此類別,稱為乾咬。只有小部分人因有毒液注入人體而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本港並沒有確實個案因毒性蛇傷而引致即時死亡
青竹蛇毒無生命危險
本港毒性蛇傷九成以上是被青竹蛇咬,毒性較輕,並無性命危險。導致傷者死亡的個案,絕大部分是由於延遲治理或提供錯誤資料、或缺乏適當抗毒血清所致。現時全港公立醫院急症室已貯備適當血清及有詳細指引,只要傷者有適當院前處理,及早求診及向醫生提供正確資料,傷者是可以治愈的。
被蛇咬傷後應保持冷靜,盡量識別蛇的種類,如蛇已死可把牠一同帶往求診,讓醫生識別。但不能徒手觸摸死蛇,更不應打蛇。若傷者不能識別毒蛇,醫生在治療時也可從症狀鑑別.
毒蛇咬傷的院前急救治療
傷者應保持鎮定和靜止活動,不要驚惶失措地奔跑,以減慢蛇毒的吸收。
同行者可安慰傷者, 被毒蛇咬傷並無即時生命危險, 盡可能辨識是否被毒蛇咬傷, 除去傷肢之指環、手環及一切可能緊身之衣服或物件.
如環境允許,輕微清洗傷口
用寬闊之繃帶或布條包紮傷肢,不要太緊,剛可把兩根指頭插入繃帶與肢體之間即可。
固定受傷肢體就如處理骨折般,把傷肢平放在心臟水平。)
重複檢查傷肢之指頭,以確保血液循環,不會因包紮過緊而受阻.
傷者應減低活動量;盡快到醫院急症室求診。
如蛇已死,可攜同到急症室,以幫助醫生辨認。但不能徒手觸摸死蛇,更不應嘗試打蛇或捉蛇。
切勿使用一些對蛇傷無用或有害急救方法如:切破傷口、吸吮、結紮、冰敷、電擊、草藥外敷或內服、藥酒等。


毒蛇咬傷到院前的初步處置,雖然仍有許多爭論,但目前醫學認為下列原則是有幫助的。
保持鎮靜,避免亂動肢體。記住咬傷時間,慌亂及緊張反而加速蛇毒的吸收。告訴自已,目前醫學發達,在香港因毒蛇咬傷死亡者,已經極少極少了。
2、儘可能觀察並認清蛇的形狀、顏色及其它可能的特徵;若只有自已一人時,則不要去追打毒蛇。記得辨認何種毒蛇,有助於診斷,但並非必要的。即使不知那種毒蛇咬傷,常可治療成功。
3、移除肢體上可能束縛物,包括戒指、手環等,以避免肢體腫脹後,使肢體的傷害加重。
4、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之位置。以夾板或護木固定患肢使其不能亂動。
5、特別是神經毒蛇咬傷,儘快以具彈性的衣料等,在心臟及傷口之間給予壓迫性包紮,不要束太緊,須要容許手指頭伸入的空間且維持血流暢通。
6、儘速就醫是最重要的初步處置步驟,不要有任何延遲。充份利用手提電話或對講機馬上呼叫(任何頻道嘗試),可得到立即的救治。



以前許多做法,目前醫學認為是有傷害的,千萬不要再使用。略述於下﹕
1、避免以口吸,以免口內有傷口,而造成援救者毒害或病人之傷口感染。
2、勿使用橡皮止血帶或其它物質而阻斷動靜脈血流;反易造成使肢體腫脹壞死更加厲害。
3、不要切開局部傷口:毒液常注入較深部組織且吸收快速,因此切開傷口並無法將毒液清出,易造成感染或切割方式錯誤會使瘉合不良。
4、不要使用冰敷或電擊,反使血管收縮或壞死,局部血液循環變差,使肢體腫脹壞死更加惡化。
5、不要喝酒或咖啡、茶刺激性物質,以免促進血液循環反而使毒液吸收更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2: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fendifendi 於 2009-10-27 02:53 AM 編輯



眼鏡蛇

眼鏡蛇科 Elapidae
學 名:Naja naja atra
英文名:Chinese cobra, Common cobra
俗 名:飯匙倩、膨頸蛇、扁頸蛇、五毒蛇
  眼鏡蛇為大型蛇類,一般體長約120公分,最大全長可達2公尺。背部暗褐色,腹部偏白,頭部有一條較寬的黑白環紋,乍看似戴眼鏡,故又名為眼鏡蛇。驚怒時上身直立,頸部變扁平猶如飯匙並發出噴氣聲。
  本種頭呈橢圓形,無頰窩,口內有對細溝牙,長僅約1至3mm,咬傷後不易見到毒牙痕,雖歸類為神經性毒蛇,但其毒素成份神經毒僅佔20%,其餘80%為心臟毒素,此心臟毒素為細胞毒性,咬傷後很快造成患處極度疼痛、腫脹併組織壞死,毒性雖較雨傘節弱,但排毒量大,不可輕忽之。其咬人的記錄在台灣排名第4位,但死亡率排名第3位,約10%。
   眼鏡蛇為保育類動物,分佈於泰國、中國長江以南、越南東部、馬祖及台灣全島,棲息於500公尺以下山區或農墾地,偶爾可見。於白天活動為主,天氣悶熱時改為黃昏活動,且常固定在同一地區活動,攻擊性強,以魚類、蛙、蟾蜍、蜥蜴、蛇、鳥、鳥蛋及鼠類為食,於5月左右交配,而在夏季產卵,每窩可產7-25枚,約1.5-2個月孵化,仔蛇全長約20公分,雌蛇有護卵的行為。


對蛇知多少!!??~
蛇嘅聽覺遲鈍, 蛇沒有外耳同中耳,只有耳柱骨,沒有鼓膜、鼓室同耳咽管,所以蛇唔能夠接受空氣傳過來嘅聲波。蛇只有內耳,一端連於內耳嘅卵圓窗,另一端連于方骨附近嘅橫骨上隅肌嘅內側邊,對於從地面傳來嘅震動就好敏感,所以我地喺荒涼草地上勞動或者行走時,用棍棒敲打地面或者故意加重腳步行走,就能把蛇嚇走,這就是"打草能驚蛇"嘅道理喇。(適可而止, 咁樣行山會好辛苦 )
蛇嘅眼睛同耳一樣遲鈍, 主要感覺是靠舌尖來感覺環境, 眼鏡蛇嘅雙眼不能轉,不能眨,佢地看到嘅世界一片灰暗,獵物嘅影像亦都模糊不清,但一有異動佢地就能立即察覺。佢地嘅主要資訊接受器唔係雙眼,而係舌尖同頸部皮褶。 眼鏡蛇嘅舌尖是一種導向器,空氣中或地面上嘅化學物質迅速融化成雙叉舌尖上嘅液體,液體又迅速導入它特殊嘅味覺器官,喺極短嘅時間內佢就可以偵察到外界潛在嘅獵物或者威脅。而頸部皮膚,除了炫耀武力同大隻,更實用嘅功能就是紅外探測,一旦附近有溫血動物出現,佢嘅紅外探測儀就能立即尋找到熱源。


舟山眼镜蛇

毒蛇對人嘅潛在威脅的確不容忽視,但係毒蛇亦並非好多人想像中嘅那樣可怕。好多人總以為毒蛇中意躲喺暗處,等到一有人經過就咬佢一啖,事實上呢種舉動除咗攞來殺身之禍外,對毒蛇本身毫無益處,因為毒蛇嘅毒液除咗係覓食嘅工具同防衛嘅武器外,也有潤滑同消化食物嘅功能;而且毒液係一種蛋白質成分,用完咗仲要花費能量經過一段時間先能再補充返,因此毒蛇不會隨意浪費寶貴嘅毒液。絕大部分嘅毒蛇喺受人干擾時,先會試圖逃走,除非走投無路才會反擊,因此見到毒蛇時唔好試圖撥弄或者捕捉,要係避免蛇咬嘅首要保身之道。除此之外,一般人最容易被蛇咬傷嘅狀況,多半係無意間探觸或者踩到毒蛇所引起佢嘅反噬,因此喺野外行走時應儘可能穿著長褲、長統鞋,打草驚蛇亦係有效嘅方法;喺野外露營時,避免喺離水邊很近之處紮營,而應選擇平坦空曠嘅地方;此外,喺夜晚或者光線唔足之處,欲以手接觸物體、岩石或地面時,應先確實睇清楚再動手。


蛇在驚蟄之後開始活動,對於喜愛野外活動嘅人,實在是要了解多啲,幾乎每個人都怕蛇,即使無毒嘅蛇,亦令人感到厭惡甚至恐怖。怕蛇原因,部分係因為我地對蛇唔熟悉,但最主要係因為傳聞不實所致。我每次單獨行山,都好少見到蛇,但是因為對蛇嘅習性了解,因此總是無驚無險。
冇人希望你喜歡蛇。但一旦你對蛇有所了解,知道佢地嘅習性,如何辨別危險嘅蛇類,預防蛇咬嘅簡單方法,以及喺發生被咬後嘅身心情況,了解急救嘅方法,你就唔會對蛇類發生害怕。事實上,被毒蛇嘅咬傷之機率好少,(反為被蚊咬機會多, 危險性都要留意) 蛇咬傷後中毒致命嘅比例好少,令到中毒致命都係延誤就醫所致。
你喺書本報張上所睇到有關蛇, 蛇咬,以及你所聽到有關蛇類的故事,大多有啲誇張,你可不必掛懷。嗰啲赤足行走而被咬傷足部或腳踝嘅人之中,往往有啲是宿命者,就一個穿著鞋子瞓喺帳幕嘅人而言,被毒蛇咬傷嘅危險性係非常少。瞓喺帳幕或營舍,即使嗰度蛇好多,但可能很少見到, 因為蛇本身都唔想被你見到, 在叢林工作嘅人不時看見他們,嗰啲從事於清除地面,割草,喺叢林中開路或挖土嘅人,可能容易見到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2: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fendifendi 於 2009-10-27 02:32 AM 編輯

毒蛇對人嘅潛在威脅的確不容忽視,但係毒蛇亦並非好多人想像中嘅那樣可怕。好多人總以為毒蛇中意躲喺暗處,等到一有人經過就咬佢一啖,事實上呢種舉動除咗攞來殺身之禍外,對毒蛇本身毫無益處,因為毒蛇嘅毒液除咗係覓食嘅工具同防衛嘅武器外,也有潤滑同消化食物嘅功能;而且毒液係一種蛋白質成分,用完咗仲要花費能量經過一段時間先能再補充返,因此毒蛇不會隨意浪費寶貴嘅毒液。絕大部分嘅毒蛇喺受人干擾時,先會試圖逃走,除非走投無路才會反擊,因此見到毒蛇時唔好試圖撥弄或者捕捉,要係避免蛇咬嘅首要保身之道。除此之外,一般人最容易被蛇咬傷嘅狀況,多半係無意間探觸或者踩到毒蛇所引起佢嘅反噬,因此喺野外行走時應儘可能穿著長褲、長統鞋,打草驚蛇亦係有效嘅方法;喺野外露營時,避免喺離水邊很近之處紮營,而應選擇平坦空曠嘅地方;此外,喺夜晚或者光線唔足之處,欲以手接觸物體、岩石或地面時,應先確實睇清楚再動手。

毒蛇咬傷症狀
一、蛇體型態, 花紋辨別, 顏色:出血毒毒蛇的頭大多數呈三角形
二、傷口牙痕辨別:被毒蛇咬傷有兩個明顯的毒牙痕。出血毒毒蛇的毒牙痕在小牙痕前端,且較大較深,神經毒毒蛇之毒牙痕在小牙痕之兩側,且較小較淺.
毒蛇咬傷中毒的急救:
一、不可慌亂,辨明咬傷毒蛇種類。
二、患者保持安靜、傷肢應低於心臟部。
三、不要用口吸出毒液,以免因為口腔或胃部有傷口,成為第二位受害人。
四、除去戒指、手錶等,避免肢體被咬後過度腫脹,壓迫局部血管神經。
五、以彈性繃帶或手巾等,給予壓迫性包紮,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之位置。以阻斷淋巴液。若有夾板或樹枝,應將患肢固定使其不能亂動.
六、不要使用止血帶,企圖阻止血液流動。也不要使用冷敷,因為會使肢體腫脹更嚴重,局部血液循環變差,造成組織大量壞死,甚至截肢。
七、不要切開局部傷口,因為在沒有充裕消毒的情況下傷口容易感染,而且也無法將毒液清出。

蛇咬防避法:~
1.1 看清楚落足點。
1.2 不要將蛇逗弄。
1.3 用棍棒將石或木反轉,察看。
1.4 穿著護踝堅固的靴。
1.5 檢查清楚睡袋,衣服及行李等物。
1.6 遇蛇時保持鎮定,慢慢後退,切勿跑。
1.7 如需將蛇殺死時,可用長棒向蛇頭較下位置猛擊。
~~~~~~~~~~~~~~~~~~~~~~~~~~~~~~~~~~~
2. 蛇咬後救治方法
2.1 用大量清水清洗傷口。
2.2 將傷口放低於心臟位置
2.3 用敷料絮札患處。
2.4 慢步而行不可作劇烈動作。
2.5 可能認清蛇類和打死該蛇.
2.6 必需送院治理。

蜜蜂及蟲螫之預防方法:~
1.1 避免強行穿越密林
1.2 不可搗破蜂巢及蟲蟻巢穴
1.3 遇襲時立即躲避.
1.4 以衣物遮蓋重要部位(頭部及重要器官)
~~~~~~~~~~~~~~~~~~~~~~~~~~~~~~~~~~
2. 蜜蜂及蟲螫之處理
2.1 將蜂刺挑出
2.2 用清水洗淨傷口
2.3 用乾淨敷料遮蓋傷口
2.4 傷口於頭部或眼部,需立即回程求救。

蛇咬傷後應保持冷靜,安慰傷者, 心理安慰輔導是很重要,
這時傷者可能會很驚, 一驚血液就會行快。


所以說夏秋季節要到郊外去要小心小心喔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5 收起 理由
nastsin + 5 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10-27 19: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南亞各國都有在賣蛇藥,我看過賣藥者抓毒蛇咬自己舌頭,再吃下賣的蛇藥,不知蛇藥是否如表演者所述療效?
發表於 2009-10-27 19: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被蛇咬多了的人,自身會產生抗毒性的。不吃蛇藥也問題不大。
另外如果把毒腺拔去了,就沒有毒了。你不知道是否已經拔了毒腺。
蛇怕硫磺味,怕蛇的話,上山可以考慮放一點硫磺在身上。
發表於 2009-10-27 20:5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被蛇咬多了的人,自身會產生抗毒性的。不吃蛇藥也問題不大。
另外如果把毒腺拔去了,就沒有毒了。你不知道是否已經拔了毒腺。
蛇怕硫磺味,怕蛇的話,上山可以考慮放一點硫磺在身上。 ...
Kevin 發表於 2009-10-27 07:13 PM

不過,要買真硫磺,
唔好買埋的“流”璜啊!
據聞現在比較好的琉璜是日本出產的。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8 03:31: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fendifendi 於 2009-10-28 03:44 AM 編輯

補充毒蛇



中 名:百 步 蛇  
學 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 (Gunther)
英 名:Hundred pacer sharp-nosed viper  
分 類:Squamata(有 鱗 目)Viperidae(蝮 蛇 科)
形 態 特 徵:中、大 型 毒 蛇,頸 細 頭 大 且 呈 明 顯 三 角 形,吻 端 向 上 翹 起,頭 部 上 方 為 深 褐 色 或 紫 褐 色,身 體 極 粗, 體 色 為 淺 黃 褐 色 或 黃 褐 色,體 兩 側 有 明 顯 的 黑 褐 色 正 三 角 形 斑 紋,背 鱗 21 縱 列。
生 態 習 性:日 夜 均 會 活 動,以 囓 齒 類、鳥 類 為 主 要 食 物,受 到 侵 擾 時 立 即 將 頭 部 昂 起 呈 警 戒 姿 態,但 不 隨 意 攻 擊。
棲 地 分 布:分 布 於 海 拔 1300 公 尺 以 下 的 中、低 海 拔 山 區,以 南 部 及 東 部 較 常 發 現 ,棲 息 於 闊 葉 林 、竹 林 與 少 干 擾 的 溪 谷 等 環 境。
面 臨 問 題:棲 地 破 壞 , 人 為 獵 捕。

咬傷治療:抗百步蛇血清

百 步 蛇  



銀環蛇 (銀腳帶) 雨傘節


科 名:眼鏡蛇科 Elapidae
學 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英文名:Many-banded krait
俗 名:百節蛇 銀環蛇 (銀腳帶) 雨傘節
  雨傘節因全身有黑寬白窄相間的橫帶,故又名為百節蛇。屬於中型蛇類,最長大約180公分,背部中央白色環紋的寬度遠比黑色環紋窄,極少數的個體黑色的環紋變成淺棕色,或破碎不完整,全身成一致的棕黑色,可由其單一鱗片的尾下鱗及背中央大型鱗片來辨識這些個體。頭小而圓不呈三角形,無頰窩。近似種白梅花蛇的白色環紋較寬且不規則 (如下圖)。
   本種為夜行性,動作緩慢,以蛙、蜥蜴、魚、鼠類和其他蛇類或蛇卵為食。分佈於緬甸、越南、中國西南和南部及台灣全島、金門、馬祖,棲息於山區、開墾地等稍陰濕的環境,偶爾可見,屬於保育類動物。於8-9月間交配,春末至夏季產卵,每窩可產3-20枚,約39至63天孵化。
  雨傘節性情溫馴,並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受到驚嚇時則可能變得敏感。口內有一對長約5mm的大溝牙,二對小溝牙,為台灣產毒蛇中毒性最強者,而且其毒液為神經毒,被咬者並不會感到特別疼痛,僅感覺好像有螞蟻在走動,也不會腫脹,僅有針樣牙痕,傷口少許血,容易使人忽視,因此須特別注意,否則等到覺得昏昏欲睡時,常在30分至2小時內即演變成致命的呼吸衰竭,而來不及救治。其毒液作用於神經肌肉接合處,進而阻斷神經傳導使得橫紋肌不收縮,導致呼吸麻痺,因此當病患出現眼瞼下垂或胸悶時,應儘速就醫。其咬人的記錄在排名第3位,但死亡率排名第2位,高達18~24%。

銀環蛇 (銀腳帶) 雨傘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發表於 2009-10-28 18:56:09 | 顯示全部樓層
老人家說法蛇怕鵝大便,野外露營帳棚邊要撒上石灰,但經實驗都沒效,蛇照樣偷吃鵝蛋及溜到帳篷內暖和。
有機會試試硫磺。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10 收起 理由
Kevin + 10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11-24 06:05 , Processed in 0.045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