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4129|回復: 1

[分享] 經絡系統的組成及結構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9 20:44: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ognil 於 2009-9-19 10:54 PM 編輯

經絡系統的組成及結構圖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絡脈和浮絡、孫絡等組成。

經脈

  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衝、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經絡系統結構圖如下: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髒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髒腑,各經用其所屬髒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氣血通過經脈即可內至髒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其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表1)。其走向和交接規律是:手之三陰經從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手之三陽經從手走頭,在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之三陽經從頭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之三陰經從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陰經。

表1: 氣血的通路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 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分布規律是:凡屬六臟(心、肝、脾、肺、腎和心包)的陰經分布於四肢的內側和胸腹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內側的為手三陰經,分布於下肢內側的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的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頭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外側的為手三陽經,分布於下肢外側的為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的排列順序是:“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的排列順序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內踝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是:手足三陰、三陽,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的關係。其中,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裡,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裡,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裡。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裡,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裡,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裡。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蹻)脈、陽蹺(蹻)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有: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裡,上行入腦,並從脊裡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位別出,陽經經別合於本經,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的陽經。它有三個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繫;2、別絡對其它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的內部聯繫;3、灌注氣血濡養全身。

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其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養,並受十二經脈的調節,故將其劃分十二個系統,稱為“十二經筋”。經筋的作用主要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有一定的分布範圍,與之相應,全身的皮膚也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散布之所在,由於它居於人體最外層,所以是機體的衛外屏障。

絡脈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具有加強相為表裡兩經脈之間在體表的聯繫。浮絡是循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孫絡是細小的絡脈。連屬部,包括經筋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

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分別以十五絡所發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強陰陽、表裡經之間在體表的聯繫。

孫絡   

  從別絡分出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它的作用同浮絡一樣輸布氣血,濡養全身。

浮絡

  在全身絡脈中,浮行於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它分布在皮膚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5 收起 理由
nastsin + 5 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9-19 20: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最下圖“氣血的通路”圖中,
肝那裏的箭號有點問題,
不應為雙向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11-21 22:13 , Processed in 0.0302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