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3324|回復: 0

[分享] 喜 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3-5 15: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喜 唾(摘自《奇難病臨症指南》龍門圖書p11)

(1)口如湧泉涎潺潺 飲食言語唾漣漣
王XX,男,45歲,咸陽市某校教師。1980年11月2日初診:唾液增多兩月,加重兩周。患者平素飲食不節,兩月前原因不明地出現唾液增多,未予在意,諸證漸次加重,二周來,每分鐘即要唾四、五大口之多,說話、吃飯時更是涎液不斷外湧,以致不能講課,飲食幾廢,曾經中西醫治療,服用西藥維生素 B1,、B6、谷維素等以及利咽開胃之中藥多劑,皆無效驗,難明所以,患者痛苦異常,特來求診。
現症:唾液如湧,訴說病情時唾涎漣漣不絕,色清且冷,夾有白痰,咽喉乾燥,四肢乏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色白不利,舌質淡嫩,苔薄白滑潤,脈沉細無力。證屬喜唾,由脾陽虧虛不能攝涎所致。治宜健脾溫中燥濕化痰,方用理中湯加味:黨參15克 炙甘草6克 乾薑8克 白朮15克 半夏12克 茯苓12克 陳皮9克 桔梗9克 焦山楂14克。五劑,水煎服。
二診(11月6日):服上藥後唾液較前減少,脈仍沉細但較前有力。上方加黃耆5克 麥芽15克,去焦山楂。六劑,水煎服。
三診(11月13日):服上藥後,除小便有時不暢外,餘證基本消失,現只四、五分鐘唾一次,量亦減少,宗上方加車前子10克,減乾姜2克,六劑,水煎服。服後遂愈。半年來多次隨訪未見復發。病者已恢復正常教學工作。

(2)頻伴嘔惡涎長流 多投溫降液不收
劉XX,女,52歲,農民,陝西旬邑縣人。l982年4月7日初診:頻吐涎沫四十餘天。患者於2月28日突然發生惡心嘔吐,頻吐涎沬,上脘部疼痛,在旬邑縣醫院住院半月,治療無效,四天前轉來我院,以嘔吐待查及腎結核(?)收住院。經用補液、抗結核、支持療法及黃耆建中湯、旋覆代赭石湯等治療20餘日,效不著。於四月七日邀我會診,查患者仍頻頻嘔吐白稀涎沬,惡心不欲食,時而呃逆,每日進食少半碗左右,口不渴,頭昏微疼,臥床不起,聲低懶言,二便尚利。脈沉細,舌淡紅無苔而潤,體瘦,面色萎黃少華,胃脘部柔軟有輕度壓痛。證屬肝胃有寒邪,脾虛失運,反聚液而為痰涎,隨寒邪上逆致嘔吐涎沬,因治未得法,病延日久,氣陰虧耗,治當溫暖肝胃,化飲降逆,兼益氣陰,本吳茱萸湯加味。處方:黨參14克 吳茱萸5克 半夏15克 生薑15克 公丁香2克 陳皮9克 川連2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沙參15克 炙杷葉15克。五劑,水煎服。
二診(4月12日) :服上藥後,嘔吐涎沫次數及量均明顯減少,已不惡心及呃逆,頭不疼但昏,小腹部時脹滿,午後微覺手足心熱,餘如前,舌淡紅苔少,脈沉細。藥已中病,守原方繼服三劑。
三診(4月14日):嘔吐涎沬已止,小腹不脹,胃脘仍有輕度壓痛,精神食欲仍欠佳,脈沉細較前有力,舌紅苔少。擬宗前法,減少溫藥,增入健脾開胃之品,用吳茱萸湯合枳朮丸化裁。處方:黨參14克 吳茱萸2克 半夏12克 茯苓15克 公丁香1克 沙參15克 焦山楂15克 麥芽15克。三劑,水煎服。
四診(4月17日):未再嘔吐涎沬,食欲復常,今晨飯即進主食三兩,食後胃脘略脹,餘無不舒,可下床動。守三診方再服六劑,以冀鞏固,遂痊愈出院。
按:以喜唾為主構成病證者,遍覽古今,尚不多見,乍遇斯疾,頗費躊躇,亦屬一奇。

唾為脾之液,由脾所主,是故,唾涎之異,當責之於脾,此其大要。然臨證析機,常多因而一果,不可單一論之,於治之時,尤當明辨。是二案皆以喜唾為突出症狀,貌似同一,仔細玩味,內自有隙。前案喜唾無嘔,且唾涎涓涓, 《傷寒論》第395條云“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是例雖非起於大病之後,但以喜唾久不了了為主症,且患者平素飲食不節,脾胃為之而傷,並伴見四肢困乏,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唾液清冷,舌淡嫩苔薄白滑潤,脈沉細無力等,脾陽虧虛之象極明,細析其機,實由脾陽不振,中焦虛寒,水濕不運,聚而為涎,上泛為唾。唯咽喉乾燥一症,似屬熱結而為,若與上症合參,其機不難理解,當是因脾虛水精不化,精微不升,無以上奉,咽失其養而為。前醫誤斷其機,以此下手調理,投以清熱利咽,開胃消積之劑,藥機不符,冰上加霜,是以無效。由斯,該案雖與仲景所述病因有別,而病機恰合,是以投以理中湯化裁,溫中散寒,健脾攝涎,以治其本,籍二陳湯合焦山楂,化痰復津,消食轉脾,以治其標,加 桔梗一可助二陳化痰利水,一則升脾氣,載藥上達,啟肺氣以宣散布化,故五劑之後,脾陽得復,水運歸常,諸證大減,故增黃耆補氣升陽,以壯健脾之力,山楂雖可健胃開滯,畢竟為酸品,久服不利水散,故以麥芽易之,繼進六劑,病衰八九,隨證稍加變動,終劑而痊,以收全功。
後案之唾,每伴嘔惡而作,且與頭昏頭痛,胃脘疼痛相兼,實由肝胃寒凝使然,張仲景所謂“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此之謂也,亦是本病關鍵所在。初視是案不欲食,聲低懶言,面黃少華,體瘦不起等等一派脾虛之象,似為該病之主機所在,無怪乎前醫竟投黃耆建中湯,健脾以治。其實不然,患者雖備上症而大便不溏,脈沉細而非虛弱無力,脾未致極虛以明,細究之,上症皆由嘔惡而起,嘔惡之作,食必難入,日久精微不繼,虛生必然。病之根本,在於寒滯肝脈,橫逆剋土。寒邪犯胃,濁氣上逆,而見嘔惡呃逆,寒邪循肝經上擾而致頭痛,肝陽不振,寒濁乘脾,脾陽不化,水濕不散,聚而生涎,隨胃氣上逆,吐涎不止。然治未得法,病久不除,氣陰又為之虧耗。治當溫暖肝胃,化飲降逆,兼益氣陰,方以吳茱萸湯加味,溫肝散寒,降逆化濁,以二陳湯化痰利水,沙參、杷葉養陰益氣,理胃通降,少佐黃連,以防溫藥為里寒格拒而難入,同時又有堅胃厚腸,收浮熱以止嘔之妙。守法守方,終致寒祛濁消,精布唾止,康復出院。
唾雖為脾所主,然喜唾之疾病因難一,病機自異,除上兩案之外,臨床尚有因食積胃脘,中焦壅滯而為者;有脾經濕熱,唾涎不收者;有肺中寒飲較甚所致者:有腎氣不足下焦水邪上犯而生者。其見證同中有異,仔細辨證,針對其因機立法施治,自有效驗。

**********
下文摘自《張仲景症狀學》傷寒金匱大系之二 富群文化 P345

[定義]
吐涎沬,涎沬者,稀痰也,即口中吐出黏液白沬也。另《傷寒論》、《金匱要略》有:“濁唾”者,稠痰也,較涎沬稠濁;“喜唾”,指時時泛吐唾沬痰涎;“多涎唾”,指自覺口中唾液較多,或有頻頻不自主吐唾的症狀:“吐水” ,即口中泛吐清水,正常人口中沬津常潤,不需吐唾。
[分類]
(1)肺痿吐涎沬:
熱在上焦,津枯葉焦,或肺中虛冷,不能制下,均可導致肺氣痿弱不用,通調失職,津液無所敷布攝納而頻吐濁唾涎沬。虛寒肺痿以吐涎沬為主,並見不渴無熱,舌淡脈遲等症,如《金匱》肺痿病篇所指出:“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虛熱肺痿者,多咳吐濁唾,以火煎故也,且伴口咽乾燥,欲得涼潤,舌紅少苔,脈象虛數等,治當清養肺胃,如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類。肺癰釀膿期亦有“多唾濁沬,”但其痰腥臭,並有發熱咳喘,脈象數實,是其鑑別。
(2)中風吐涎沬:
風中經絡或邪入臟腑,則經隧不利,口喎不能閉合,津液失於收持而流吐涎液。中經絡者較輕,多僅見口眼歪斜;中臟腑較重,可見舌歪語蹇,肢體不遂,甚至昏不識人,即如《金匱》中風病篇所言:“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其治療亦依邪之所在,正之盛實,方如後世之牽正散,鎮肝熄風湯類。
(3)陽虛飲泛吐涎沬:
肺脾腎三臟,分居三焦,共司水之產生、輸布與排泄。三臟陽氣虧虛,則水飲或失攝納,或停而上泛。其涎唾每多稀薄,口不渴,喜溫畏寒,尿清舌淡。《傷寒論》396條曰:“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此脾肺虛寒之唾,理中丸用人參乾薑,正溫補脾肺也。《金匱‧嘔吐病》之吳茱萸湯證,見“乾嘔,吐涎沬、頭痛者”,則是肝寒犯胃、挾飲上逆,故肝胃同治之。若痰飲偏盛,見“吐涎沬”,“時時吐濁”者,可與小青龍湯、皂莢九等隨證治之。
(4)蟲證吐涎沬:
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而涎下,故《東醫寶鑑‧內景篇》說:“三蟲之證,皆口流涎也,”“小兒腹痛,口中出清水者,蟲痛也”。蟲證吐涎,當伴其他蟲證表現,如《金匱》蚘蟲病篇所說明:“蚘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治方為甘草粉蜜湯、烏梅丸等,蟲去則涎自止。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10 收起 理由
Kevin + 10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5-2 14:42 , Processed in 0.0408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