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醫軒 / MedYeah!

 找回密碼
 註冊
尚醫堂
搜索
查看: 5283|回復: 0

[分享] 鄭板橋書法與中醫流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7-18 22:32: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分享一則話題:

鄭板橋書法與中醫流派
作者:潘華信

        今天大家漢字的書寫水平普遍下降了。電視鏡頭裏靓麗的明星偶爾寫幾個字,實在不敢恭維,舊說字如其人已成了明日黃花;日前參加一位友人的追思會,文化職能部門所送花籃的簽條上,幾個毛筆字也是歪歪斜斜,不登大雅。今年本市高考作文題談鄭板橋書法,立意自然在引申和發揮,但到底還是點到了書法兩字,讓沈湎在電腦裏的青年受到當頭棒喝,國粹的不可或忽,題目似乎有點偏,卻是切中要害的。
   
        板橋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書法融隸、楷、行於一體,參差錯落,跌宕不羁,自稱“六分半書”,所謂分書亦稱八分,通常指漢隸的別稱。也有學者把它作爲古文字嬗衍過程中的一種定量變性來看待,譬如隸書是小篆的八分,楷書是隸書的八分等。板橋的六分半書,想是突破曆代書變八分之限,在隸書中參入更多的楷、行、草後所獨創的一種新體,主題在複古中創新,這是對清代科舉盛行的死板的“台閣體”書法的背逆和挑戰,震撼了書壇,從此書法有了板橋體,迄猶不乏矜式者。
   
        文藝貴在創新,各自成家,一經傳播積累粉絲便成了流派,因爲它是情愫的抒發,是心靈的共鳴。醫學也可成家,但不宜拉幫結派,否則便是戴上了有色眼鏡,治病時會成色盲。金元時四大名醫各有特色:劉完素主寒涼、張子和主攻邪、李杲補脾胃、朱丹溪主滋陰,但這些決不是他們學術的整體,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兼收並蓄,斟酌後爲我所用,這就是中醫的各家學說,可惜現今有點走樣。1984年我隨同裘沛然先生晉京,討論全國三版教材的編寫,其實當時已經定下框框,要把各家學說改成流派學說,在裘老的主導下,會上我對劃分流派提出質疑:其一有削足適履的嫌疑;其二擔心誤導後學,陳式化了中醫學。意外的是與會五大院校中的南京、貴陽都支持我們上海代表的觀點,遂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會議無法收場。後來主持人會後斡旋,既要照顧北方權威流派的觀點,具體醫家又可實實在在寫,不受流派束縛,從此各家學說就成了今天流派學說的模樣。我鑽進去卅年,走了出來,一點體會,幸虧劉、張、李、朱已死數百年,倘在今天不免會有官司纏身的麻煩,張子和會狀告教材侵犯名譽權:“我哪裏只用巴豆、大黃攻病?我是養生專家!我是心理治療大師!爲什麽把我硬塞進攻邪派?居心何在!”我想這倒也是事實,我們紹述前人不能如同玩捏泥人。
   
        流派學說的遺緒是去年成立了中醫的“火神派”,轟轟烈烈的,祭起火神,奉熱藥爲神明,出手附子、肉桂便可藥到病除,深奧的中醫學被赤裸裸地簡化到了這種地步。聽說會上有青年學者,不識時務地提了我對附、桂的觀點,大煞風景,反應如同世界跳水冠軍高台躍下,滴水不濺,只當沒有聽見。據說今年還要揮師南下,在上海重砌“火神派”爐竈,好戲還在後頭。
   
        恕我直言,板橋書體創新精神是可貴的,但與晉唐宋元諸賢的氣韻形質不能等量齊觀;中醫流派中的金元四家也殊難與仲景、思邈、天士相颉颃,更遑論什麽水精、火神之類派別了。不是我潑冷水,學術主要在坐冷板凳,聚衆起哄不過昙花一現。我半生骫骳,老來幸逢明世,恐時不我待,就只說心裏話了。

來源:新民晚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11-24 11:22 , Processed in 0.0315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