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鳴醫軒 / MedYeah! 返回首頁

Kevin的個人空間 https://medyeah.zenith-healthcare.com/bbs/?6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National Geographic的Incredible Human Machine

熱度 6已有 1096 次閱讀2009-11-17 13:43 |

一部較不錯的深入淺出地介紹人體生理的紀錄片。裡面所講的絕大部分內容應該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常識,但實際上估計掌握的人並不多。
圖像可以幫助理解,但實際的內容在於文字。

我們最熟悉的人體
卻也最神秘
人體動作令人屏息
人體構造十分奇妙
各種器官異常敏銳
理解能力令人詫異
我們要展開奇妙的一日之旅
深入瞭解人體每天
所展現的奇跡
繼續做夢吧
認識我們的器官
引擎
基礎結構
道路和電路系統
經歷1萬次眨眼
2萬次呼吸
10萬次心跳
哈羅
今天是奇妙的人體機器一生中
一個尋常又特殊的日子
我們其實是星塵
成分是氧、碳、氫和其它幾種元素
這些用幾塊錢就能
在任何化工商店買到
但將這些化學物混合在一起
浸泡在適宜的地方38億年
普通的分子混合體就變得十分珍貴

地球上住著60多億人
每個人都是由無數個微小細胞構成
雖然每個人的藍圖相似度達99.9%
但沒有哪兩個人完全相同
新的一天開始
每部人體機器從白天開始
連續製造奇跡直到午夜
細胞
器官
肌肉
骨骼
心臟
頭腦
全都必須同心協力
發揮一己之力
才能喚醒我們
人體表面
有一層由細胞和蛋白質組成的
光滑外皮裹住身體
阻擋其他東西進入
這是盔甲兼散熱器
也是我們體驗痛苦與愉悅的管道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皮膚看起來、摸起來都光滑如絲
但就近一看
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放大600倍之後
最外層皮不過是死細胞
上頭滿是隆起和溝槽
分佈著無數腫塊和坑洞
仔細看一下
就會發現每平方寸的人體上
就住著數十萬細菌

人體每秒都有死皮脫落
每小時至少掉落60萬皮膚屑
每年則會掉1.5磅左右的皮膚屑
我們家裡的塵埃有8成是皮膚屑
但我們有很多皮膚可以掉
若能剝下皮膚
然後把皮膚攤平
每個人的皮膚平均
可覆蓋18平方尺的面積
皮膚雖只有數公厘厚
重量卻有6磅
而且我們不斷地製造更多皮膚
只要等上一個月左右
就有一身全新的外皮
也就是說
皮膚不全是死皮
進入表皮底下
你會發現不斷有細胞分裂
取代上方的死細胞
長達數公里的血管
將血液 輸送到皮膚的結締組織
還有寶貴的神經末梢
長達45里的神經
從頭部延伸到腳趾
其中有許多伸入皮膚之中
有些部位的神經比較多
敏感度若與器官大小成正比
我們會長成這個樣子
超級敏感的手腳
舌頭和嘴唇
佈滿觸覺受器
這些部位會嚴重腫大
腿則會像小雞的腳
值得慶幸的是
這種器官不僅具備觸覺功能
皮膚也是加熱與冷卻系統
將體溫維持在華氏98.6度
所以我們會活命
皮膚利用血管網
輸送1/3心臟打出的溫熱新鮮血液
體溫過高時
血管會擴張,替身體散熱
但有時這麼做還不夠
劇烈運動會使體溫
超出正常體溫好幾度
若非皮膚的巧妙安全機制
這種情況可能會致死

皮膚上的兩百多萬個孔
可在1小時內產生半加侖的液體

受熱的水滴蒸發到空中
令身體涼爽
利用可拍攝熱影像
而非感光的特殊攝影機
我們能看見這套空調系統的運作
身體越熱的部位
顏色就越紅
果不其然
身體幾個最熱的部位
例如額頭、手掌和腋窩
汗腺分佈最密集

但在進行早晨的例行公事時
我們較可能遭遇相反情形
暴露在寒冷中
小肌肉會急拉毛髮
使毛髮周圍的皮膚凸起
那些凸起叫雞皮疙瘩
科學家戲稱人類是裸猿
但就近一看
我們會發現自己不是光溜溜的
有些皮膚細胞會形成
可長出毛髮的管
我們和毛茸茸的親緣動物一樣
皮膚上有許多毛囊
約有5百萬個毛囊

新毛髮細胞完成分裂後,
將舊細胞往上推擠
待毛髮從皮膚表面冒出來
毛髮就會死亡
所以我們剪頭髮時
不會感到疼痛
       (按:這個理解是錯的!疼痛與否與細胞是否死亡並沒有關係,沒有神經或者神經傳不到中樞,就不會感到疼痛!!)
經過一番梳洗
我們冒險展開忙亂的晨間活動
在我們四周
有其他奇妙的人體機器
也在迎接這一天的到來
大家的體型、身材、
膚色、特徵皆不相同
但從某個角度來看
人人擁有相同的皮膚
每個人的表皮底下
有相同數量的黑素細胞
這些細胞會將黑色素
注入毛髮和皮膚
為毛髮和皮膚上色
這些細胞產生的黑色素量
決定皮膚是黑是白
頭髮是黑是金
一般來說,黑色素量越多
顏色會越深
相同的化學物
也替另一種感覺器官上色
眼睛的顏色有藍有棕
有綠有褐
是奇妙人體機器所擁有的
最重要的感覺器官
我們的旅行才剛開始
不可思議的視力
引導我們展開一天的生活
在早上繁忙時間穿梭
是人體機器經常做的事情
眼睛長在臉前面是有原因的
向前看,距離恰好可以
使我們監測或吸引我們設定的目標物
眼睛可在數秒內
看見、跟蹤、聚焦
處理不到1寸長的影像
每小時可移動數百里的影像
是最能讓我們做盡情評價
欣賞周圍世界的器官
眼睛或許是心靈之窗
但從比較實際的角度來看
眼睛只是飢餓的光線採集器官
捕捉光線
再將之變成腦部能理解的電脈衝
光線首先射中角膜
眼睛每分鐘會眨10次
清潔濕潤這層透明薄膜

角膜允許光線射入眼睛
並引導光線前進
光線從角膜穿過黑色瞳孔
然後經過含蛋白質的透明水晶體
負責管制光線的虹膜肌肉
在光線太強烈時
會擠壓瞳孔使之縮小
光線不足時
虹膜肌肉會放鬆
令瞳孔放大
瞳孔可在一瞬間放大縮小
角膜和水晶體聚集光線
接著光線穿過果凍狀的眼球體
打到眼球後壁上
這是厚度只有百分之一寸的視網膜
視網膜上有1億2千多萬個光感受器
將光線轉變成電脈衝
經處理之後
再將電脈衝傳送到腦部
腦部耗費1/3的腦力
進行這項驚人壯舉
不斷比較新訊息
和之前一刻處理的訊息
再將結果與腦部預期
會出現的東西結合
進而產生影像

無論如何,影像理當是如此產生的
否則世界可能會是這個模樣
62歲的琳達摩爾福特
患有遺傳性疾病
色素性視網膜炎
以致這40年來她眼睛的
光感受器逐漸退化
過去10年,她的光感受器
沒有將光轉變成影像
失去視力
令我感到十分挫折
因為我會撞到東西、撞到人
喪失視力令人沮喪
把眼睛張大
很好
現在多虧了南加州大學的
馬克胡馬源博士
她有可能重見光明
一直以來,大家都說這不可能
這種事只存在科幻小說中
不可能成真
胡馬源在琳達的眼球後方
植入一個巧妙的小裝置
這16個電極能發揮
簡單的視網膜功能
將光線轉換成
可傳送到腦部的電脈衝
我們把裝置擺在視網膜上
電流會刺激底下的神經細胞
腦部接收到訊息時
她就會看見光點
為了看見那些光點
琳達首先要配戴
可捕捉光線的特製太陽眼鏡
將光轉變成電子訊號
啟動眼睛內的植入物
醫生一一啟動電極
植入物開始運作
這裝置很粗糙
但琳達現在能看見光和動作
他們啟動越來越多的電極之後
我就能看見門口的光
我能夠辨別黑色和白色
我好興奮,真的
16道訊號難以和正常視網膜
傳送的上百萬道訊號相比
但日子一天天過去
林達的腦部會進行補償
她因而能看到更多細節

   (按:這個細節上,人腦與電腦與一樣的,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傳輸的信息都完整無缺,因此,對於信息會作出儘可能的糾錯與修正)
我們本以為16個電極
絕對無法令琳達或任何病患
恢復原有的視力
腦部會填補遺失的空隙
腦部會設法將簡單的閃光
變成有意義的影像
在失明10年後
琳達現在能看見
之前從沒見過的孫子
他們喜歡跑到我面前說:
「奶奶,我在哪裡?」
我跟他們變得更加親密
我能夠參與他們的生活
即使是幸運擁有視力的人
他們的視力也不是
在奇妙的人體機器內獨立運作
頭部兩側裝有人體的麥克風
耳朵
但耳朵不僅能聽到聲音
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隨時告訴我們所在的位置
騎自行車
降落至水面
改進跳水姿勢
甚至連嬰兒走路
全靠耳內的複雜精巧裝置
才有可能達成
這兒有3根類似木匠水準儀的
充滿液體的管子
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我們轉頭時
管內的液體會流動
進而刺激神經細胞
按三維方向告知腦部方位

上下、左右、前後
我們可用人工方式
刺激這個強大的小機械裝置
觀迎光臨詭異的明日世界
利用特製的帶電耳機
日本的科學家可控制
我們的平衡中心
他們籍由傳送電流到內耳神經
創造出遙控人類
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
像是在船上喝醉了
隨著海浪搖晃
使用低電流
只能令人失去平衡
然後強迫他們往左或右邊走
甚至還能逼他們按大8字形前進
身體失控
左搖右擺
我們甚至能遙控自己
我們不是要控制人
或操控他們的動作
而是要幫助他們
引導他們
尤其那些平衡感有問題
或患有暈眩的人
研究人員說
將來這裝置甚至可能幫助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導航裝置
引導人體前往目的地
或令電玩遊戲更加刺激
耳朵還提供一種強大的知覺力
豐富我們的生活
只要做動作或振動
就會在空氣中形成波
這些不同的波
以不同頻率前進
並以750里的時速
進入耳朵
然後產生聲音
和雷達碟一樣
耳膜會將聲波
導入頭顱深處
耳膜會隨著聲波的頻率振動
推動3根和米粒一樣大的骨頭
放大20倍之後
可以看見耳朵
如何聽到聲音
耳內的情形
和耳外的都能看到
骨頭的動作會轉變成壓力脈衝
促使液體振動
進而擾亂細微毛髮
刺激神經細胞
神經細胞會將這一切傳送到腦部

耳朵或許覺得
有一種聲音最悅耳
那就是人類的聲音
耳朵用途十分廣泛
但也十分脆弱
史密斯飛船主唱史蒂芬泰勒
靠聲帶為生
很少人想到,
說話、唱歌、大笑或尖叫
對喉頭造成的創傷
但只要看一下
史蒂芬泰勒的胭喉
就會明白他和數百萬其他人
是怎樣嚴重地傷害這個脆弱器官
謝謝

今晚在史密斯飛船演唱時
史蒂芬札特爾和馬薩諸塞州的研究小組
會獲得難得的機遇
在特殊監測儀器的協助下
他們將看見這對知名聲帶
如何能忍受如此極端狀況
扎特爾醫生
我想幫大家問
這東西要監測什麼?
觀察你頸部皮膚的振動狀況
測量聲音的強度
測量聲音有多大
醫生,謝謝你,謝謝
用來進行尖端的實驗
接受無人經歷過的體驗
醫生很清楚
那張椅子不錯
今晚舉行演唱會時
克特爾會在後台利用內視鏡
詳細檢查泰勒的喉頭
讓我看路線
盡量別碰兩邊,好
張開嘴巴
說「咿」
看見實力派歌手的喉頭內部
這個機會很難得
即時測量頂尖歌手
這是有史以來的頭一回
為了產生這樣的聲音
泰勒的聲帶
平均每秒會碰撞170次
在一場演唱會中
會碰撞50多萬次
在長達30年的演唱生涯中
則碰撞近10億次
人體沒有哪個部位
可能經歷這種碰撞力道
有剪應力
所以聲帶久了就會磨損
因此在幾個月前
史密斯飛船因泰勒的聲帶受損
取消了大半的巡迴演唱會
泰勒幾乎無法唱歌
他不得不請扎特爾替他動刀
當時扎特爾
用雷射動手術
史蒂芬的聲帶流血
這種症狀在表演者身上很常見
其實擁有好口才的人
常出現這種傷害
例如律師和電話推銷員
札特爾和他的小組
發明的這種雷射手術
將受傷的血管封住止血
這是史蒂芬泰勒的喉頭
這些是他逐漸消失的脆弱血管
他有辦法封住那些血管
所以我才能上台唱歌
希望能唱得好
現在史蒂芬走上舞台
修復好的聲帶
將開始工作
這是史蒂芬泰勒唱歌時的外表
每回我望著鏡子
這是內部的情形
每回我望著鏡子
我臉上的線條就變得越清晰
每次呼氣
會迫使空氣
通過兩片聲帶膜之間
使兩片聲帶膜碰撞、振動
繼續做夢吧
這些振動會產生聲音
猶如被人擾動的吉他弦
繼續做夢吧
肌肉會打開和閉合聲帶
改變音高
直到夢想成真
唱低音時
聲帶比較放鬆
振動速度也較慢

繼續做夢吧
至於低音
繼續做夢吧
他的聲帶發揮至極限
振動得比平常更加頻繁
這對泰勒的柔順聲帶
居然是輕而易舉的事
從今早起,心情就很差
我開始想
你說過的那些話
這段我是這樣唱
再來是...
「我不想錯過任何事「,我是這樣唱
「繼續做夢吧」則是...」繼續做夢吧「
有人問我
你怎麼可以天天唱這首歌
我覺得這首歌是最容易唱的
開始
將聲帶的振動轉變成歌曲
部位在比較上面的地方
即喉嚨、嘴巴、舌頭和鼻子
這些部位使每個人的聲音
獨具特色
區別史蒂芬泰勒和其他人的聲帶
經過兩小時的聲音運動
初步資料顯示
泰勒的聲帶相撞50多萬次
振動距離超過6里
但沒有任何跡象顯示
他的聲帶很快就會磨損
謝謝
唱歌雖屬劇烈運動
但卻是一種更重要的
身體運作的副產品
空氣通過嘴巴的真正原因
是為了要呼吸
    (按:空氣通過鼻子才是為了呼吸,空氣通過嘴巴只是提供另外一個呼吸途徑)
如果不呼吸
我們沒幾分鐘就死掉
每次吸氣
鼻子或嘴巴會吸入1品脫的空氣
每天呼吸兩萬次左右

跟隨空氣進入人體
深入喉嚨、通過喉頭
然後來到氣管
空氣接近肺部時
可以選擇左轉或右轉
但兩片肺都通往相同盡頭
肺部的支氣管
不斷分岔成數千條更小的分支
逐次過濾空氣中的
化學物、塵埃和煙
最後空氣來到這個叫做
肺泡的囊狀球體
每片肺有3億多個肺泡
肺泡的表面積加起來
大約相當於1/3座網球場

不出1秒鐘
氧分子從這裡離開肺部
穿過厚度只有一個細胞的肺壁
進人流動的血液
迅速被帶往身體各處
為身上的細胞提供寶貴資源
如果空氣能夠來到這個部位
藍色部分顯示健康的肺
能將氧氣全部排入血液
這名抽煙者的肺
無法將氧氣全排出去
然後是吐氣
二氧化碳
呼吸產生的廢棄物
則是循相反路徑
離開人體

再吸氣一次
呼吸器官還贈送另一份禮物
只是結果可能是愉悅
也可能是噁心
每次呼吸
鼻子可辨別多達
一萬種不同氣味

其中有些好聞
有些則不然
氣味可使人平靜
變得謹慎
或使我們流口水
但任何氣味的本質
譬如在海灘待一天
或剛出爐的麵包
純粹是化學物質
例如乙酸異丁酯、香草酸
及300多種化學物質等
結合起來賦予巧克力
獨特的香味
玫瑰的另一個名字
可能叫做苯乙醇
魚一旦變得不新鮮
就會因含有三甲烷
而發出惡臭
三甲烷是魚體內
滋生細菌而產生的
無論是哪種化學物
在鼻子內部
有塊含1千萬個細胞的小區域
等著嗅味道
這些細胞的表面
帶有一千種不同受器
有氣味的化學物
和受器相遇時
腦部會收到一道電子訊號

最後奇妙的機器
就會聞到味道
總之,我們巧妙的呼吸系統
肩負多項任務
在每次吸氣時
區分數千中氣味
還能在吐氣時
發出數千種聲音
但無論附帶價值
有多麼讓人高興
呼吸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天職
每次呼吸
可輸送氧氣給
渴望獲得能量的細胞
驅使心臟輸送血液
每天每秒
人體細胞都要氧氣
來維持各種活動並生存下去
超過1加侖的血液
要流過6萬里的動脈和靜脈
重10盎司的小心臟
驅動著整個系統

這要從心跳開始
心跳使含氧的新鮮血液從肺流入心臟
如果把一天中心臟跳動的能量加起來
可以把一輛車吊高30尺
心臟是由肌肉構成的泵
即便將心臟摘除
心臟仍能自行運作
心臟的非凡之處
來自心臟細胞
有數百萬個心臟細胞
和諧一致地跳動
但心臟細胞不一定
誕生於心臟內
這些是干細胞
這些干細胞受到雅米特帕特爾博士
及他在匹茲堡醫學中心的同事的
誘哄而跳動
那些細胞不會
變成心臟肌肉
但我們不用1星期的時間
就能把它們訓練成心臟肌肉
干細胞存在於體內的許多組織
隨時準備進行養護與修復
相異於其他細胞
干細胞可長成
任何種類的細胞

如腦細胞、肌肉細胞、
骨骼細胞和脂肪細胞
你能想到的220多種的人體細胞
幾乎都由干細胞生長而成
49歲的麥可卡拉特迫切希望
體內的干細胞能變成心臟細胞
他的心臟從幾年前
開始逐漸衰弱
而且是嚴重衰弱
卡拉特先生的心臟
病得很重
心臟病很嚴重
心臟猶如泵
通常有6成的心臟血液
應隨著每次的心跳流出
卡拉特先生只有3成血液流出
我被列入心臟移植名單
接著我等了1年多
名單上有4千5百人
我體重有275磅,身高是6尺4
很難找到合適的配對
所以等待移植
可能只是等待熬過最後幾年
然後我就會死
無奈之下
麥可自願參加
一項高度實驗性的臨床試驗
帕特爾替他的心臟受損區域
進行繞道手術
從他的體骨萃取干細胞
然後將干細胞注入麥可的心臟
請把衣服拉起來
醫生不確定干細胞
到了心臟會做什麼
可能協助生成新血管
或增加肌肉纖維數
他們希望干細胞能誘哄
麥克的心臟自行痊癒
我們不知道干細胞會做些作麼
但干細胞似乎知道
心臟需要什麼
雖然現在還言之過早
但從麥可的案例來看
干細胞似乎發揮了作用
接受手術3個月後
心臟輸送的血液量
比以前增加了25%
之前他連爬一層樓梯都很困難
現在他卻能打籃球了
手術有效
所以我什麼也不想問
重點是,我獲救了
若沒去找他
我可能早就死了
要將維生液體輸送到身體各處
當然不僅要有健康的心臟
還要有暢通的血管
血液離開心臟以後
將重要的氧氣
帶入越來越小的動脈
最後進人更窄的網狀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非常細
直徑為好幾千分之一寸的
紅血球細胞
必須排成一列

奮力通過毛細血管
人體全身上下共有
上百億條毛細血管

因此我們的器官和組織
從不缺乏新鮮的氧氣
二氧化碳和其他毒素
必須排出身體
靜脈是重要的排液管
將血液送回心臟
再進人肺部接受清理
血液流經6萬多里的血管
這長度是地球圓周的兩倍多
血液不到1分鐘
便可循環身體一周
血液每分鐘都在循環
有時候血液流動得更快
細胞消耗的氧氣越多
心臟和血管
就必須更加努力工作
輸送更多的氧氣
吃飯時,血液會流向胃
跑步時,血液會流向肌肉
甚至在我們閱讀時
腦部都需要更多的氧氣
這套血液輸送系統
工作效率雖然很高
但仍有其局限
美國海軍飛行員體驗過
血液系統的局限
他們是藍天使
美國海軍優秀飛行特技表演隊
飛行員有時經歷9G
重力的9倍
他們的身體經常忍受極端狀況
9G的重力將我用力壓向座倚
我的體重有180磅
須承受的壓力是180磅的9倍
我現在不想計算
但那股力量用力壓住我
飛行員泰德司提爾曼
承受的1千6百磅壓力
足以將攜帶珍貴氧氣的血液
逼出腦部
同樣,若有人勒住你的脖子
你的腦會缺血
然後人會昏過去
為了抵消這股力
戰鬥機飛行員通常會穿抗G衣服
抗G衣服會自動膨脹
將血液擠壓到需要的部位
由於飛機只隔1尺半
所以藍天使不能冒險
抗G衣服靠著駕駛桿稍微搖晃
後果可能十分嚴重
將駕駛桿推動1/16寸
在飛機以4百里的時速飛行
而你和旁邊的飛機
只隔18寸時
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所以我們不希望駕駛桿移動
也就是說
這些飛行員必須用他們的肌肉
將血液壓入腦部
我會做「打嗝」的動作
這是一種呼吸技巧
利用「打嗝」收縮胸腔
用所有力量持續壓著胸腔3至4秒
同時也收縮腰部以下部位
純粹靠呼吸和收縮肌肉
就能訓練身體
承受極大的壓力
為此,飛行員必須面對這部機器
離心機
離心機猶如高速的遊樂園設施
可攪動從腦部到腳趾的血液
從而測試飛行員的耐受力
他們訓練身體
猶如馬拉松選手
以每5分鐘1里的速度跑26里
這些人訓練身體對抗重力
非常好,繼續保持下去
但即使像司提爾曼
這種受過嚴格訓練的專家
也無法違抗物理現象很久
事情發生在訓練快結束時
我預期會發生G力釋放
我該怎麼辦?
我放鬆身體
我一放鬆身體
每次我都會暈倒
因為我承受的G力實在太大
現在,提爾曼飛上天空
他知道警訊何時出現
然後會採取避險動作
乘客的情況則截然不同
我會聽到後座的人
努力做打隔動作
他們打嗝非常努力
然後突然間他們無聲無息
我從後照鏡看見
他們的頭垂到胸前
有些令人難過
幸好這些影響只是暫時的
成功了嗎?
血液是我們的腦部和其他器官
不可缺少的東西
但血液中不僅含有氧氣
一滴血當中
有多達40萬個可抗感染的白血球細胞
不斷巡邏尋找病毒和細菌等外來因子
還有癌細胞等內在威脅
然後加以攻擊
可惜白血球不是每次會贏
發生這種情況時
兇惡的黑色瘤細胞等
侵犯者會恣意生長
無論細胞是幫助我們
或傷害我們
有件事可以確定
我們不斷替細胞工作

從醒來到現在
心臟已經跳動2萬多次
將重要的氧氣帶入
上百億個微小細胞
但這自部機器不僅需要空氣
還需要燃料
每次我們吞下食物
會將食物推向好幾個器官
搾乾食物裡的有用東西
坐下來吃午餐
食物經過約30個小時
20多尺的旅程就會消化
我們將植物和動物轉換成能量
把其中的化學基礎物質
吸入我們的血肉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脂肪、維他命、礦物質

所有的養分都從食物中獲得
其實在食物進入嘴巴之前
消化就開始了
光想到食物
我們就會流口水
我們每天大約會分泌
1品脫唾液
唾液中含有酵素
酵素和牙齒會分解吃下的食物
在那之前,我們會先品嚐食物
舌頭上有一萬個味蕾
每個味蕾上約有50個味蕾受器細胞
告訴腦部我們在吃什麼

如果有一些受器燙傷
只要1星期到10天的時間
舌頭就會長出新的受器

強壯的舌頭一旦將食物
送入食道
食物就自行進入消化器官
吃東西時
有片稱為會厭的皮膚會蓋住氣管
若是沒有蓋住氣管
食物就會回到起點
食物從口中進人食道
通常只需5秒鐘
食物在食道內
像牙膏一樣被往下擠
食物一旦進人胃
就像這裡的情形
食物就會放慢前進速度
開始消化
這個具伸縮性的J型囊袋
大小通常不會超過一個拳頭
但吃下一頓大餐之後
胃可膨脹20倍

接下來數小時
胃壁會噴出強酸胃液
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
肌肉則會收縮
將食物揉捏翻攪成漿狀物
胃酸很強
因此胃必須持續分泌
一層保護性黏液
以免胃將自己消化掉
但胃吸收的養分很少
所以在特殊藥丸攝影機的幫助下
我們進人20尺長的彎曲小腸
在長達5小時的時間裡
食物的基礎物質受到推擠戳刺
及消化液的噴灑
這裡活像扭絞的破布
直到裡頭所含的重要養分
受擠壓穿過腸壁
然後進入血液

  (按: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中焦如漚』,在廣東方言中,仍有用『漚』這個字)
食物的養分多半會從小腸直接流人肝
人體最大的內部器官
肝會分解養分,然後加以重新包裝
再把養分輸送到細胞
作為細胞生長和活動的能量
身體最後會嘗試
平衡攝取到的能量
有時吃下去的東西多
排出的少
結果就會產生脂肪
這是脂肪在體內的模樣
這是脂肪在體外的模樣
不用攝取太多多餘的卡路里
就能使人發胖
一天攝取的熱量
只要超過所需15卡路里
相當於4棵開心果的熱量
一年下來,就增加1磅半的脂肪
小腸一旦吸收了
所有值得消化的東西
剩下來的會被推入大腸
在接下來的20個小時左右
大腸會吸收剩餘的水分

數十億細菌會
分解剩餘的東西
最後無法消化的東西
會被排出
我們的身體
食物的複雜旅程有個重要目的
一旦攝取出奇妙機器所需的燃料
促使細胞引擎運轉
我們運用熱量的方法
著實讓人驚奇
這全多虧了叫做肌肉的
奇妙機械裝置
奇妙的人體機器在活動時
身體的每個部位
從皮膚的受器到
內耳的平衡中心
皆助人體輕鬆地完成
這些複雜動作
甚至令人覺得是自動完成的
但若仔細看皮膚底下
有種組織驅使我們
做出上千種不同動作
從腳板到手指末梢
約有650條肌肉
肌肉占身體質量的4成

促成我們所做的每一個動作
我們繼續進行這一天的旅程
這些骨骼肌肉助我們行動
我們通常連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到
少了骨骼肌
我們無法奔跑或眨眼
微笑或說話等等
哈羅
光是說兩個字
哈羅
就牽動臉部、嘴唇
舌頭、頷和喉的肌肉
數量多達一百條
其中許多這樣的肌肉
使我們皺眉
將這些肌肉往相反方向牽動
臉部的所有34條肌肉
可讓我們親吻
走路
我們從幼兒期就視為理所當然
一連串高度協調的向下動作
至少須用上兩百條骨骼肌
背部肌肉可避免往前倒
腹部肌肉可避免往後倒
抬腿往前跨步
就要牽動約40條肌肉
再加上跑步、游泳、射箭
斗騎馬和擊劍
大家就應明白,伊萊布默體內
有多少不同肌肉在工作
他是美國奧運三項全能運動
第一號種子選手
我覺得我從事的運動很普通
有人問我
一天通常要進行哪些訓練
我回答游泳4里
再跑步10里
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任何人都能做到
但他們都表情怪異地看著我說
你一定是瘋了
是什麼驅使他做到這一切
如果將其中一條
正在運動的肌肉放大
再貼近看看
數百條貫穿肌肉的肌肉纖維
有兩種蛋白質
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
這兩種蛋白質的動作非常簡單
兩種蛋白接觸後相互擠壓
猶如輪子上的輪齒
接著蛋白放鬆
放開彼此,恢復正常

進行擊劍比賽時
伊萊若想攻擊對手
他三頭肌內的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會連結
他二頭肌內的蛋白質則放鬆
他再次舉手準備出擊時
則發生相反情形
二頭肌收縮
三頭肌放鬆
通過收縮和放鬆所有骨骼肌
我們能做出各種動作
3、2、1,開始
肌肉運動越多
就會製造出越多的
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
骨骼肌就變得越大

有希望拿下奧運獎牌的多琳福特
便是一個例子
舉重時
腦部會沿一神經傳送
電脈衝到肌肉纖維
命令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連結
然後放鬆
但要牽動肌肉
腦部的訊號須能傳達到肌肉纖維
這需要一套複雜靈敏的電路系統
這位是博戴醫生
很高興又見面了
我也很高興見到你
34歲的傑森凱克
3個月前在一場伐木意外中
斷了幾條神經
迄今他的左臂都沒辦法動彈
若是在幾年前
醫生對這種傷害束手無策
今天艾倫貝茲伯格
和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研究小組
要嘗試修復傑森的電路系統
其實神經只是一種電纜
一種複雜精密的電纜
但仍不過是電纜
如果有神經因過度延展而斷裂
我們可將斷裂的兩端接合
修復神經
如果無法接合斷裂的兩端
我們可用東西填補縫隙
黏接斷裂的兩端
如果這點也無法辦到
那我們會拆東牆補西牆
進行神經移植
有反應嗎?
沒有
現在的西牆是傑森的手臂
為了尋找合適的東牆
貝茲伯格電擊多條神經
看電流在哪裡消失
這和電工檢查
家中電線的方法差不多
有趣的是
每個人的電路系統都不太一樣

醫生希望至少有幾條電線仍有接通
可惜貝磁伯格發現傑森的情況
不是這樣
很不幸
控制左手臂和手掌連接脊髓的
5條主神經全斷了
神經沒有連接腦部
目前仍無人知道
該如何將神經接回脊髓
醫療小組要到別處找神經來補
這裡也受損嚴重
我們要做一件英勇的事
剪下幾條連接肋骨的神經
連接肋骨之間的肌肉
幫助人體呼吸的神經
然後利用那幾條神經
使他的手臂能夠動
傑森的神經沒有從肋骨通到手臂
因此醫生要先從他的腿上
取下一條神經
我現在從他的腿
剪下一截神經
代價是腳將留下疤痕
還有一小塊區域會失去知覺
但他的手臂將能彎曲
如果神經移植成功
左臂連接腦部的唯一神經
將通過肋骨的呼吸肌肉
這表示傑森每次呼吸
左臂就會彎曲
呼吸手臂就會動的情形
大概只會持半年
之後,腦部會重新學習
然後停止這麼做
   (按:又一次,腦袋有自我修正的功能!)
要過一段時間之後
我們才能知道
傑森的手臂能恢復到什麼程度
軸索
從神經細胞延伸出來
負責傳送電子訊號的纖維
一個月可長1寸

傑森獲得9寸的軸索
所以假如一切順利
他的左臂將在1年之內
恢復部分知覺和移動能力
他今天經歷了一場大手術
手術絕對會帶給他許多疼痛
他得付出許多代價
但如果這方法可行
他會覺得一切是值得的
神經與肌肉的連結系統
令人驚奇
但無論是參加奧運會比賽
或只是規劃晚餐菜單
購買食品雜貨
若是少了某樣基礎結構
整個人體會變得毫無用處
跟隨任何肌肉到其基底
通過一束堅固而有彈性的
名叫腱的纖維
到固定住腱的地方
你會看見世上最了不起的材料
骨頭
人全身上下總共有206塊骨頭
骨頭強到能夠支撐重量
達我們體重20倍的東西
輕到能夠對抗重力
雖然只能對抗很短的時間
彈性好到能吸收極大的衝擊力
而且骨頭連接的方式
令人體能做出無數動作
骨頭佔人體質量的15%
我們的形狀是由骨頭決定的
如果沒有骨頭
我們會是這副模樣
但內部骨架雖給予我們
驚人的力量和支撐力
我們卻常將骨頭描繪成邪惡之物
從巴黎的街道往下降60尺
到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地下墓穴
會看見骨頭的刻板形象
乾枯、無生命、白色
充滿死亡氣息
這並不讓人意外
多數人只能看見這樣的人骨
人死後也只剩下一堆骨頭
這是世人首次看到的
活人身體內的骨頭
貝塔特根的左手掌
這是她丈夫維爾蘭特根
在1895年替她拍下的
維爾特蘭根是X光的發明者
之後,醫學有了很大的進步
原來骨頭一點也不乾枯
骨髓裡每分鐘約有
1億2千萬個可輸送氧氣的紅血球細胞
及7百萬個可對抗細菌的白血球細胞誕生
然後被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按:血小板沒有講到)
在靠近表面的地方
不斷有特殊細胞在建造新骨頭
另外有些細胞負責移除舊骨頭
骨頭用這方法在我們年少時生長發肓
在我們成年以後長久保持強固
抽走所有骨髓
骨頭主要是由兩種物質混合而成
礦物質磷酸鈣和膠原蛋白

這是天造地設的組合
少了具有彈性的膠原蛋白
骨頭會像玻璃一樣易碎
少了磷酸鈣
骨頭會像橡膠一樣
沒有固定結構
兩者結合之後
輕到足以靈活移動
強固到足以保護
脆弱的內部器官
而且還具有復原力
可使用一輩子
開始
喬伊哈格特利等體操冠軍
經常將骨頭的功能發揮至極限
他們訓練骨頭成長
並適應極端動作
喬伊,準備好了嗎
運動生理學家比爾桑德斯
盡量確保動作
不會令骨頭斷裂
骨頭是活組織
也跟其他活組織一樣
要求組織做一些事時
只要小心緩慢
循序漸進地提供刺激
通常都可使組織
能夠承受驚人的動作

骨頭的這項適應力
使武術專家能夠揮拳穿過混凝土
這當然不是第一天就能辦到
你必須花好幾年的時間
慢慢增強骨頭的耐受力
體操選手的情形也一樣
骨頭須吸收極大的衝擊力
別彎曲腳趾
德斯利用多種儀器
測量骨頭受到的衝擊力
譬如這些插入物是用來測量
喬伊的腳承受的力量
高速攝影機則是用來記錄衝力
準備好了嗎?
3、2、1,開始
這時候,腳板承受的力量
每平方寸超過150磅
相信我,這力量很大
體操選手的身體所承受的力
往往是最強的
目前的最高紀錄是體重的14至20倍
  (按:與螞蟻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了!! )
默默達成這些動作的
不是我們的骨頭
而是將骨頭連接起來名叫
關節的巧妙裝置
人體有膝蓋和指關節等
使骨頭能夠前後、左右和上下移動
能順暢地轉圈
骨頭雖擁有近乎奇跡的復原力
關節卻可能斷裂
馬克,你好
我們今天要進行的手術
是要從...
因為踢足球、舉重和騎自行車
45歲的馬剋剋拉馬
過去15年來動了8次肩膀手術
今天卡爾巴沙曼尼亞生
和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小組
要替他動第9次手術
首先,我希望能擺脫疼痛
每天都必須忍受疼痛時
日子會變得非常難熬
巴沙曼尼亞先用關節鏡攝影機
評估馬克肩膀的傷
他發現有條固定馬克
肩膀關節的腱已經磨損
導致馬萊感到劇烈疼痛
我讓你看X光片
球的位置往前移了
因為沒有東西可固定住球
巴沙尼亞不只想把馬克的肩膀
推回原來的位置
他還希望能固定好肩膀
為此他要利用這東西
這種特製生物材料
叫做細胞外基質或ECM
ECM能夠令組織重新生長
抽出體內任何組織裡的細胞
最後會只剩下細胞外基質

大自然完美製造出這種物質
匹茲堡麥歌溫再生醫學協會的
史蒂芬巴迪拉克
協助發現細胞外基質的力量
細胞外基質和干細胞一樣
能修復人體的許多組織
這種物質真正神奇的地方
如果用神奇來形容的話
就是裡頭充滿訊息傳導分子
可指示周圍的細胞和組織
以特定方式修復
最棒的是
所有動物體內都有細胞外基質
比方說
豬的細胞外基質和人類的十分相似
從這點來
人類細胞外基質跟老鼠和恐龍的沒什麼不同
因此我們若將某種動物的細胞外基質
注入另一種動物體內
後者往往會接受外來的細胞外基質
我們其至能萃取某種組織的細胞外基質
例如豬小腸的細胞外基質
然後注入另一種組織
譬如馬剋剋拉馬的肩膀
我們必須移植腱
然後再移植更多腱
我稱之為玉米餅修復法
因為這長得有點像玉米餅
巴沙曼尼亞將用細胞外基質
包覆馬克受損的腱
然後縫合固定
接著馬克的細胞會附著在移植片上
數周之後
他的身體會重建組織
自行痊癒
我很滿意
原本薄薄的細胞外基質
現在已變成很健康的腱
不久後,他就能去健身
細胞外基質已用來促進食道
皮膚和膀胱的生長痊癒
甚至還能治癒海豚受損的背鰭
誘哄身體自行痊癒的概念
或許能開創出新的疾病治療法
火蜥蜴、水螈和海星能夠
重新長出整條腿
我們為什麼不能?
我們的目標是要告訴身體
不僅要治療組織
還要重建組織
將來我們或許能和
受傷的海星一樣
輕鬆長出新的手臂或腿
目前只能繼續用
父母給的四肢
太陽開始西沉
要讓兩部奇妙機器進行繁殖
是相當困難的事
這是簡單的生物功能
交換基因、增強物種的適應力
但要促成兩個人在一起
並不容易
誘惑
求愛
承諾
一切全是源於數百萬年前
一種複雜的舞步
這支舞蹈已經編了無數個世代
為什麼要如此小題大做?
人類為什麼不能像變形蟲?
分裂成兩個
若只是要複製自己
進行分裂就可以做到
但是人類和其他動物
想從生命中獲得更多
而不僅是生存
我們生來就是要繁衍
利用有性生殖混合基因
是最好的繁衍方法
這場舞蹈可能
從勾人的畫面開始
或是味道
或是觸摸
不久後,心跳開始加快
血壓上升
呼吸變得急促
皮膚開始泛紅
無論生育是不是今晚的計劃
嬰兒製造機件都會發動
每天每秒
男性製造1千多個精子
每分鐘就會製造6萬個精子
一個晚上就會製造
1千4百萬個精子
精子只有千分之二寸長

但3億個精子隨時準備
達成一生的任務
即替卵子授精
和男性不同
女性帶著固定數量的性細胞誕生
數量大約是1百萬

女人大概只會釋放400顆卵子
數量不到男性每秒鐘
製造的精子數的一半
每個月卵子離開卵巢之後
進人輸卵管待上一天
這時侯是製造生命的機會
如果沒有求婚者出現
卵子會分解
有成婚者出現時
情況會比較有趣
有數百萬個精子參加這場基因比竇
只有少數能克服重重困難
到達終點線
人體的最小細胞
遇到最大細胞時
只有一個能越過終點線

(按:絕大多數情況是如此,但也並不絕對)
數百年前
有些學者認為每個精子裡頭
有個發育完整的小人
叫做小人兒
我們現在確信
事實不是這樣
人體內的3萬億細胞內
裝有人類的完整藍圖
整組基因
DNA分子在這裡
被緊緊包成一束束染色體
每個細胞有23對染色體
但精子和卵子細胞
各自擁有半張藍圖
它們必須相遇
在重要的相遇時刻
精子和卵子的DNA混合
混合母親和父親的遺傳特徵
接下來幾天
受精卵會從輸卵管進人子宮
沿途不斷生長和分裂
卵子在受精20小時之後
分裂成兩個細胞
48l小時後
分裂成4個細胞
再過12小時
分裂成8個細胞
受精72小時後
分裂成16個細胞

每個新細胞的基因
都與原先的細胞相同
在這個階段
眼睛和頭髮顏色、性別
甚至身高、體重、
才智、幽默感和性格
全都已經預先決定好

科學家可篩選卵子
選擇嬰兒的性別
或找出有基因缺陷的卵子
然後丟棄
但男女若以傳統方式受孕
就沒法這麼做
卵子受孕1周後
自由浮動的球狀細胞
此時叫做胚胎
已進人子宮
細胞繼續在子宮內分裂
直到找到地方著床

事情確定了
她懷孕了
經過幾個星期
細胞開始特化
身體各部位開始成形
懷孕3周時
一道槽表示神經系統已開始發肓
這條管子頂部會長成腦部
下半部則會長成脊髓

懷孕8周時
這個核桃大小胚胎內
所有器官和系統
幾乎都已經定位
因此到了第9周
胚胎就改稱胎兒
現在胎兒開始迅速生長
到了第12周
就能初次看見充滿水的子宮
胎兒可能在練習呼吸
它是吸人羊水
而非空氣
胎兒已經能揮拳踢腳
到了第14周
胎兒已能吞嚥和吸吮拇指
到了第24周
胎兒可以聽到聲音
到了第32周
胎兒對音樂和聲音有反應

好,這個...
這是她的眼睛
眼睛、鼻子、嘴巴
她張大嘴巴
大概到了第40周
胎兒就準備來到人世間

很好
對了
用力推
用力推
天哪,寶寶出來了
你好棒
天哪
天哪,太好了
天哪
她好小
好乖
好漂亮的女娃娃
她花了9個月的時間
從受精卵變成
發育完整的人類嬰兒
她在這段期間
長大了5千倍
全世界女性皆可證明
懷孕生子不是輕鬆的差事
但每分鐘有260個嬰兒
是以這方式出生
每天則有37萬4千個嬰兒誕生
每年有1億3千6百萬個嬰兒誕生
人類為何會以這種痛苦
又危險的方法來延續物種?
這是我們擁有巨大腦部
所需付出的代價
頭部有數十億神經傳導細胞在工作
腦部就需要這麼多神經細胞
在幼兒時期
神經細胞會相互接觸
隨著每一次的新經驗
有更多聯繫
隨著神經細胞的接觸
身心會融合形成個人特色
掌控這項功能的是
全世界最了不起的指揮中心
所有人體系統都很複雜
但只有一套系統統轄一切行為
自從我們展開這天的行程
腦部每秒鐘都在指導、守護和下指令
顯現我們的特性
腦部通過遍佈人體、
由神經組成的資訊高速公路
監視我們身體各個部泣
例如眼睛和耳朵、皮、
骨頭、心臟和肌肉
利用1千億個神經傳導細胞
以2百里的時速發送
數百萬個電子和化學訊息

由脂肪和水組成的3磅重腦部
使我們能夠思考
有感覺、慾望和記憶
以及反應

   (按:所以不要懼怕膽固醇,膽固醇對於腦袋非常重要!)
腦部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
因為腦部主掌人類所有能力
例如繪畫能力
搭蓋建築物的能力
對他人施以暴力的能力
如果你移植了心臟
你還是你
但如果你腦部收傷害
你的個性和人格可能改變
所以說,腦部就是你
這個看似平凡的器官遭到攻擊時
賦予你特徵的一切
可能會改變
布蘭登,這位是廖醫生
他們現在要讓你睡覺,好嗎?
你醒來後會看到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這間手術室內的所有人
很清楚腦部有多脆弱
23歲的布蘭登卡森
腦部靠近掌管語言的區域
長了一顆巨大的癌腫瘤
腫瘤離布洛卡氏區很近
是我遇過距離最近的病患之一
廖醫生和這群醫生面臨的挑戰
是要摘除腫瘤
同時不傷及布蘭登的語言能力
布蘭登,醒醒
醫生打開他的頭顱
令他的腦部露出之後
會盡力讓布蘭登保持清醒
布蘭登,張開眼睛
腦部沒有痛苦受器
因此就算醫生將布蘭登叫醒
他也不會覺得痛

布蘭登
不行
不,別坐起來
能不能趕快做好這件事?
病患睡著時
我們無法評估他的語言能力
我們可以測量肌肉抽搐等情形
但無法百分之百確定
語言區在哪裡
所以必須叫醒他
然後刺激那些特定區域
這是什麼?
很好
這個呢?
心理學家利用簡單的字卡
測試布蘭登的語言能力
廖醫生則同時以微弱電流電擊
言語中心的各個小區域
那個區域再試一次,開始
布蘭登接受電擊時
若無法認得這些簡單圖片
醫療小組就會知道
遭電擊的區域很重要
一定要避開那個地方
我覺得有個區域很安全
我要開始切除那個部位
你繼續跟他說話
醫生能在手術前和手術中
替腦部造影
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
所以廖醫生有把握切除腫瘤
由於有正在運轉的
清醒腦部暴露出來
神經科學家有機會
一窺頭腦內部
看見每一條血管
瞥見這個神秘器官運作的情形
繪製腦部結構功能圖猶如聖盃
人人都想做這件事
我們都想繪製腦部結構分佈圖
確定哪些結構負責哪些功能
地圖有經緯度等作為標準
但人類的腦部卻是因人而異

人人的腦部旨不同
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加州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影像實驗室
亞瑟托加博士利用
腦部機能圖
開始瞭解這些差異
這是成千上萬人的腦部掃瞄圖
這些受試者的年齡
所屬族群及性別皆不同
有了腦部機能圖,就可觀察腦部
從5歲到90歲的生長情況
觀察腦部在中年時期逐漸退化
比較男性與女性的腦部
男性的腦容量較大
女性擁有的灰質較多
這是只會一種語言的人的腦
這是會說兩種語言的人的腦
這是右撇子的腦
這是左撇子的腦
腦部機能圖從不同角度
觀察負責掌管一切的器官
並深入檢視各個神經傳導細胞
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或MRI
我們可看見哪些區域
掌管意識思想的形成
哪些令我們看懂地圖、聽音樂、
體驗恐懼和歡樂
非常了不起
我們可以看見正常活人腦部運作的情形
功能性磁振造影也使我們看見
腦部功能障礙
兩年前
22歲金柏麗裡扎拉加的頸部和肩膀
因一場嚴重車禍而受傷疼痛
她至今仍常感到疼痛
購買食品雜貨
或開車都令她痛苦不堪
我所受的痛苦難以形容
我無法解釋這種痛苦
這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金柏麗的腦部
並未在車禍中受傷
傷勢也已經痊癒
疼痛只存在於腦部
在史丹福大學的西恩麥基博士
和功能性磁振造影儀的協助下
金柏麗慢慢學習如何控制痛苦
痛苦不只存在於單一區域
我們認為
這是由於痛苦感訊息的傳遞造成的
神經活動訊號
在腦部好幾個區域之間流動
現在的做法是控制「水龍頭」的流量
意思是控制訊息的流動
麥基不想完全停止訊息的流動
疼痛感很重要
痛苦的好處在於
痛苦很可怕
我兒子只要摸很燙的爐子一次
就知道以後不能這麼做
長期感到疼痛才是問題
受傷組織早已痊癒
但病患仍持續感到疼痛
這種疼痛持續存在
使人喪失精神和自我
好,金柏麗
我們要拍攝你的腦部結構
整個過程持續兩分鐘
金柏麗進入這部可能誘發
幽室恐懼症的機器
她在機器裡頭時
史丹福大學的醫療小組會即時拍下
她腦部疼痛區域的活動狀況
活動是由線條或火光作為代表
金柏麗努力想著要熄滅那些火光
從而使痛苦感消失
我們希望抑制這項活動
希望這樣能夠令火光變小
我們仍不瞭解腦部如何做到這點
但有件事很清楚
我們可以改變腦部的活動
而功能性磁振造影儀
可讓我們觀看這頂過程
我們證明
人可以專注於特定區域
然後學習控制那個區域
這是首度有人採用這種療法
控制腦能力的新療法
不僅能抑制痛楚
還能治療憂鬱症、恐懼症
和成癮症等精神病
腦部具高度可塑性、
適應力和可變性

我們的確能控制和改變腦部
這項療法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因為我們現在能夠
連接腦部任何區域
然後讓病患學習
如何控制該區域
神經科學家眼中的新療法
已有人遵循了好幾千年
早就有人只靠純粹的冥想
學會如何控制腦部

        (按:幾千年後,科學又轉回了幾千年之前了!)
腦部令我們做出驚人之舉
但有些人比較懂得
如何控制腦力
佛教僧侶可利用腦力
烘乾背上的濕布
減緩心跳速度
或忍受極大痛楚
對佛教真言宗教徒阪本宗衛來說
方法就是天天到日本富士山
瀑布底下冥想半小時
這項儀式有數百年歷史
日本有句老話
清除腦中的俗念之後
你會發現
火都是涼爽的
學會控制腦力
或許能利用腦部
影響身體做出不尋常的事

為了瞭解腦力
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大學的理查大衛森
研究冥想對佛教僧侶的影響
他要測量古老習俗
如何改變他們的腦部
我們可視這些人為奧運會冥想選手
他們花了多年的時間
培善特定腦部能力
從許多方面來看
他們堪稱大師
這能避免水滴到衣服
可能會有些水滴到你身上
東西方文明相遇在大衛森的實驗室
功能性磁振造影儀、
正子掃瞄儀和腦波儀
加上這個特殊奇妙的裝置
全是用來測量冥想中的僧侶
今天的受試者是
84歲的倫珠梭帕格西
他在1932年成為西藏僧侶
格西,你的帽子很有趣
你的打扮很有未來威
將128塊裝有電線的海綿
放置在梭帕格西頭上後
威斯康辛的研究小組
就能記錄穿過頭皮的微弱電流
隨時測量他腦部數百萬
神經傳導細胞發出的電流
他首先進行慈悲觀想
格西,你先什麼都不要想
我會告訴你
何時開始進行慈悲冥想
有經驗的冥想者
可在20秒內進人深層冥想狀態

有了腦波儀
我們可以看見這個過程
開始慈悲...
練修者開始進入冥想狀態時
腦部訊息就出現明顯改變
加上功能性磁振造影資料
大衛森找到腦部出現變化的幾個區域
其中包括前額葉皮質區
這是左前額葉皮質區
我們發現修練者的這個區域比較活躍
他們進行慈悲冥想時尤其明顯
這個區域左半邊的活動
和熱情快樂有關
右半邊則和消極與壓力有關
這些僧侶可利用冥想
將神經傳導細胞的活動
從右邊移到左邊

我們首次發現腦部
可進行這樣的變化
這開啟了許多新的可能性
我們剛開始瞭解
腦部的這項能力
大衛森和其他人已經發現
冥想可影響腦部活動
降低壓力荷爾蒙的量
提升人體免疫力
他認為只要一次冥想兩分鐘
一天三次

(按:這個時間實際上是不夠的!這是他的想當然,並沒有真正自我實踐!實際上,初學者需要三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有用。)
連尚未悟道的人
也能獲得這些好處
無論是我們控制腦部
或是腦部控制我們
腦部使我們和其他物種不同
也使每個人都不一樣
但思想、感覺和自我十分脆弱
腦部雖只佔體重的2%
卻消耗20%的氧氣

腦部只要缺氧10秒鐘
人體就會失去意識
若缺氧4分鐘
腦部會永久受損
相異於身體的其他細胞
神經傳導細胞嚴重受損後
是無法以用其他細胞取代的
好,這是布蘭登卡爾森的病理報告
第一區左前額葉腫瘤
診斷結果是...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廖醫生繼續替23歲的
布蘭登卡爾森動手術
在勾勒出他腦部的語言區之後
她準備摘除癌腫瘤
就是那團黑色的東西
我要切開腫瘤周圍的地方
電燒刀切人布蘭登的腦部時
他仍能看著字卡回笞
癌組織必須切除乾淨
可切掉的腦部只有一點點
下半部的腫瘤
離血管很近
我們不希望切除任何血管
只能利用顯微鏡來看
之前腫瘤在這個洞裡
多虧了這些能讓我們
即時看見腦部的儀器
布蘭登不久就會醒來
腫瘤已經摘除
語言能力未受損
我們對腦部功能的瞭解有進了一步
但有很多事
有待我們去發掘
當你瞭解哪裡負責視力
哪裡負責控制手部
哪裡負責控制語言
你會自覺瞭解這套電路系統
知道腦部是如何運作
繼深入探究之後
你又會發現自己其實不太瞭解腦部

(按:這個有點像數學中的遞歸,腦袋研究腦袋,而被研究的腦袋又在研究腦袋。。。。。)
奇妙的人類腦部
有待我們去開發探索
這是事實
瞭解越多,你會越驚訝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
奇妙人體機器的其它部位
無論是控制中心
或血液輸送站
防禦系統或排泄系統
發電廠或複雜機器
人體這種奇妙複雜的機器
已存在超過10萬年
從表皮到心臟
體內無數的細胞
整個道路和電路系統
這一切最後結合成一部驚人的機器
即便在睡覺的時候
身體也一直在工作和呼吸
一直在脈動
隨時準備迎向新的一天
儘管早已消失的星星上
可能孕肓出無數物種
但我們可以放心
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什麼比得上
奇妙的人體機器

以上節錄下來,當作自己又復習了一次人體生理。

路過
1

雷人
2

握手

鮮花
1

雞蛋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py4t 2009-11-17 17:52
睇到眼花!
回復 Lydia 2009-11-17 18:14
很不錯的紀錄片,值得一看!
回復 nastsin 2009-11-17 21:20
我比較喜歡這樣的排版,
因為容易看。
回復 fendifendi 2009-11-18 02:49

好長的未看完
我想要慢慢看
我明天再來看
請~等等我喔

先請問K大大寫了多久哇
回復 Kevin 2009-11-18 11:35
fendifendi:
好長的未看完
我想要慢慢看
我明天再來看
請~等等我喔

先請問K大大寫了多久哇
時間不會太長,我只是把重點用紅色圈起,自己的見解寫了『按』。
回復 fendifendi 2009-11-20 01:15
Kevin: 時間不會太長,我只是把重點用紅色圈起,自己的見解寫了『按』。
雷人!重點不都是K大大寫的嗎
回復 fendifendi 2009-11-20 01:19

人體結構確實的精密奇異奧妙啊
但是又脆弱得那麼的不堪一擊哎
回復 muslover 2009-11-20 09:51
計算過, 這篇文章有 16368 個文字, 我可能要半小時才可看完瞭解完
回復 Kevin 2009-11-20 14:13
fendifendi:
人體結構確實的精密奇異奧妙啊
但是又脆弱得那麼的不堪一擊哎
這個說明一下。
只是我手頭剛好有這樣一部紀錄片,看完以後覺得不錯。於是把字幕抽取出來,然後把我認為的重點或有趣的地方標示出來,自己覺得有問題或者需要留意的地方寫了『按』,僅此而已。
回復 fendifendi 2009-11-20 14:39
Kevin: 這個說明一下。
只是我手頭剛好有這樣一部紀錄片,看完以後覺得不錯。於是把字幕抽取出來,然後把我認為的重點或有趣的地方標示出來,自己覺得有問題或者需要留意的地

現在完全地明白了哦
您瞭解這套電路系統
然後把認為的重點或
有趣的地方標示出來
再把字幕抽取出來呢
我覺得K大大都是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手機版|Archiver|鳴醫軒 / MedYeah!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4-5-2 22:03 , Processed in 0.0309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頂部